管理之术

中国资本市场50人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咖直播 > 管理之术

疫情下制度管理与制度学的理论思考

发布时间:08月25日

大咖直播.png

以下根据直播内容整理:


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普遍关注三个问题。


1、疫情的状况何时能够结束。

2、中国宏观经济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3、个人和企业的前途命运。


任何社会问题都会有两种解,一种是症状解,一种是根本解。


疫情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是怎么引起的?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普遍联系,任何社会问题都会有多种原因和多种解。


对具体人、具体事的处理,这属于症状解。但是对深层次的问题应该从制度层面来探讨。首先原有的制度体系是否完善,在疫情中间,我们建立了哪些果断措施,采取了哪些有利的建章立制?


17年前,我们经历过非典的紧急时刻,当时就出现过信息披露问题,可控问题,早期防治的问题,这个经验教训是很沉重的。但是这次为什么还发生了一些问题。应该从一些基本的制度层面、深层次的问题来考虑,这里面涉及到我们对制度的认识问题。


我们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制度变革的过程,影响了多少人的命运,所以制度问题跟我们每个人休戚相关。包括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有一个制度和个人命运的问题。如果我们制度很完善,能够及早的防治,我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波及到全国各个行业、各个省市,几乎所有人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可以从理论上剖析制度问题。


什么是制度?很多专家学者把制度归结为规则、规范或者规范体系。但是,制定规则,不等于形成了制度,没有规则又不能形成制度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法律和法律制度是不是一回事?比如《婚姻法》和婚姻制度是不是一回事?那肯定不是。《婚姻法》是规定了婚姻制度,但是如果没有婚姻登记处,没有公检法来查处重婚罪,怎么能形成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怎么能形成婚姻制度呢?


制度是一个基本的概念,制度始于规定,成于执行。制度是在制度规定和制度执行的基础上形成,是制度规定和制度形成的过程中,人们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管理都是制度管理,任何目标都需要通过制度化的过程来实现。包括这次疫情防控,必须得建立一整套制度。从什么地方入手呢?一系列的政策规定,然后一系列的部门和人员执行这些政策规定,所以才能形成一个紧急疫情防控制度,取得比较明显的疫情防控效果。


明文规定强制性的执行,是制度形成的基本条件。《婚姻法》规定了我们国家实行的是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但是你必须得执行这个法律,才能形成现实的制度。所以制度是一个结果,是一个现实存在的东西。为什么说它是可变的呢?因为你规定和执行,这两个环节如果发生变化的话,制度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


在疫情防治期间,为什么当时出现了紧急情况,我们原有的制度是不是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在疫情出现之后,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定,而且通过各类人员严格执行。首先建立起四大疫情制度:一是疫情防控制度;二是紧急疫情诊断医疗制度;三是紧急疫情社区隔离制度;紧急疫情后勤保障制度,以及维护稳定社会经济运行的相关制度。


武汉最紧急的时候,一天能有1.5万人次呼叫120,住不进医院。但是很快防控制度成立一系列的医院,全国各地调援4.4万多名医护人员,其中有2万多名是护士,然后又建立了方舱医院。我觉得这都是一个创新,这种制度的建立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


制度的运行涉及到组织和制度的关系问题。什么叫组织呢?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目标结合成的集合体,组织是人的集合体。制度是什么呢?制度就是人们结合成这种集合体的方式。人们怎么结合成这种集合体,怎么有效的组织活动,这是靠制度。组织是制度的实体,制度是组织的形式。同样的一批人,我们按照不同的制度可以构成不同的组织,如果按军事制度,就变成一个连队;如果是按公司制度,变成一个公司;按照学校管理制度,变成一个学校。


所有组织人员每个人都有自主意识,有自主行为,但是意识和行为受什么影响呢?受所在组织规定的影响。各级政府、各个单位及所有人员的行为和活动,都是按照各种制度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展开的。


这次疫情也是一样,全国从上到下,各级政府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或者防控领导小组,各个单位人员的努力全部整合在一起,针对疫情,尽最大努力控制。


武汉市有3000个社区,7000个住宅小区,1.38万个网格,怎么统在一起?医院是主战场,社区是第一道防线。怎么组织在一起?所有的人全部按照规定的相关内容来展开。武汉市政府不断发出1号文件,2号文件……一步一步按照这个展开,规定非常重要。规定的稳定性就涉及到组织运行和制度运行的稳定性。如果规定有问题,你的运行就会有问题。


作为整个社会来讲,法律行规定,我们通过各种法律,政府法规性规定,各级政府,作为执政党政策的规定,企事业单位也有责任的规定,叫做实体性规定。国家最重要的规定是什么?宪法;公司最重要的规定是什么?章程。宪法和法律制度规定了整个国家的运行和运行机制;公司的章程以及围绕章程所展开的一系列的规定,那就是整个主导这个公司的发展和运行。


我们做一个规定应该注意什么呢?我把规定的特性分为了五类。一是规定的合法性,首先你合法不合法;二是合理性,你合理了不一定合法,合法不一定合理;三是代表性,代表了多数人利益还是少数人的利益;四是公开性,我们现在法律很多,但是很多人法盲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五是整体性,各部门规定是围绕一个整体目标互相不能冲突打架。


规定这五项特性,最重要的是在于认同度问题,有多少人接受它,认同它。制度运行的两个最重要的认同,一是对规定的认同,一是对制度执行以后结果的认同。这两个认同直接决定着你这个组织和制度运行的稳定性问题。


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把制度作为一个主题词,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强调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制度自信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光有个立法机关制订法律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执行机关执行法律。作为一个公司也是一样,光有一个董事会,制订各种规定,没有一个经管层执行这个规定。那你就是一纸空文,没有执行,再好的制度,在好的政策,也是一纸空文,也不能形成制度。所以有规定,有执行,才能形成制度,二者缺一不可。制度是制度化过程制度规定和制度扇形的产物。


什么是执行力?


一般管理学都讲个人执行力、团体执行力,我觉得这都不够,最重要的是机构执行力,执行是带有强制性的。只有跟一定的权力结合在一起,才具有这种强制性。


机构有办事机构,有审批机构,有执法机构,有司法机构,有军队,他们的行政权、执行权、强制性的权利是不一样的,所以这种强制力越大,这种执行力就越强,执行的力量就越强。我觉得整个执行力的概念是机构的执行力。


权力一定是跟机构联系在一起,不是跟个人联系在一起,谁坐在这个机构中,谁坐在这个岗位上,谁就有一定的权力,就有一定的执行力。人民大众的执行力是一个最重要的执行力,但也是最根本的执行力。它靠什么执行?主要靠遵守这种行为特征表现出来的执行。我对别人没有强制力,但是我自觉遵守。


执行有三种类型,第一,自觉的遵守;第二,被动的遵守,不同意那规定,但在行为上表现出服从;第三,强制执行,例如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的人要追究刑事责任。


虽然执行力体现在机构上,但是仍然是要靠具体的人来执行。用什么人掌握这种执行权,就是是否有效执行的关键。所以疫情期间,有些不称职的领导就地免职,是为了强化这种执行力,当然这种执行是未来的效力和效果联系在一起。


作为执行来说,它重在管理,重在基层,重在细节,要求全覆盖,全员执行。我们讲规定有个细节的问题,你规定的越细,执行的就越细。但是你规定了之后,很多事情是有规定没执行。很多时候出了问题,首先是不是规定上有问题,如果规定上没问题,是不是执行上有问题。现在很多问题是规定的很好,执行不到位、不彻底。


强化执行是有效控制疫情的保证。这次也看到了,为什么在武汉封城措施采取之后,很快的能够控制住疫情,那都跟着一个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执行。各级领导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指挥部,各个单位都是这样的,包括我们人民大学也有疫情防控领导班子,校长、书记亲自挂帅,有专门的人负责,各个院系专门的人负责,而且隔离措施,单位通知,老干部离退休支部同志,工作做的很细。这样我们表彰奋战在一线的人员,惩处那些违规人员,加强宣传教育报道。增强执行和遵守的意识,这是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基本保证。


作为制度来说,首先规范的是人们之间的关系,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及和人们行为相应的一切活动。规范人们行为的前提是规范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规范各级政府及其企事业单位的行为前提,也是规范彼此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制度的本质是对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固化。人与人之间,只要有两个人,就是我们俩人什么关系,如果我们加以规范,有明文规定,并也强制执行,那就叫制度化关系。夫妻关系是最典型的制度关系,那是法律规定的。家庭关系有没有规定?也有,我们宪法就对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也有一个关系,只要有两个人就有关系规定,如果是明文规定强制执行是制度化关系,如果没有明文规定强制执行,那就是非制度化关系。当然制度化关系和非制度化关系是认识人类社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群体也是,我们国家讲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按照这个理解,制度化群体和非制度化群体,所有组织全是制度化群体,有明文规定和强制执行,所形成的制度关系。


我们所讲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管理制度的本质是什么?简单的说,政治制度规范固化的是政治关系,经济制度规范固化的是经济关系,法律制度规范固化的是法律关系,管理制度规范固化的是管理关系。所以我们讲,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这些学科所研究的问题,在现实中,全部涉及到制度问题,但是现在还没有一个专门研究制度的专业和学科。


建章立制在先,具体办事在后。我们有了制度的概念以后,就可以对制度下个定义了,什么叫制度?我用了一个最简单的定义,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标结成组织有序活动的特定方式。结成组织并不是目的,有序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实现组织的目标。这是个基本过程、制度化过程,所以制度涉及到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机构与机构,各种各样的关系。


在所有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觉得是两权关系,权力、权利是贯穿于所有关系之中最本质的关系。你没有两权关系的确定,怎么能确定领导关系、管理关系、监督关系呢?两权关系靠什么规定?靠法律。法律是制度的核心,宪法是法律的核心。所以我们讲国家制度,我们讲宪法,讲法律,讲依法治国,讲依法行政,讲以宪行政。


公司来说,仍然是两权关系,你的章程规定的最基本的就是两权关系,你的权力结构是什么,所有人的权利和利益是什么?两权关系基础上规范各种关系,这是制度管理和制度化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


制度始于规定,成于执行,表现为制度场。


我们这次疫情防控,全国能形成一个整体关系,就是在于我们有一个庞大的制度体系,我们有宪法制度、法律制度,有各级政府的管理制度,从上到下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这样我们才具有个从上到下令行禁止,才有这样一个控制疫情的基本过程。


制度既然是一个客观存在,一定有一个存在形式。我讲制度是用场的形式存在的,制度始于规定,成于执行,表现为制度场。为什么这么说?我们要做一项规定,它会有一个影响力,强制实行会有一个作用力,这种影响力和作用力是有一个范围的,这个范围就是要有空间概念,同时有时间概念。什么才体现时空性呢?场体现时空性。


我们讲物理场,物体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物理场,磁场、引力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各种场,比如说气场,心理场、群体场、制度场。如果一批人,你们交流,这个行为场就加深了这种影响力,人的距离越近,这种言行越强烈,这种影响力越大,这种场的概念越大。如果是一群人就是群体场,如果这一群人里面有明文规定,有强制执行,制度场就形成了。我们存在一个场的概念,这个场是各种力交互形成的。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场,为什么?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法律制度、法律规定和法律执行之后所形成的国家制度,它就形成一个场。海关就是这个场的入口,你进了美国的海关,就按人家那套规定办了,不按人家那套规定,你触犯了人家的刑律,就把你抓起来了。


场的概念,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很多人提到,群体动力学中的人类行为场,大众传播学中的大众传播场。前几年学习型组织很火,彼得圣基(音)专门提了一个大家在一起学习会形成一个学习场。领导在不在场,对你这个学习氛围是有影响的,他管它叫领导力场。我们国家有个学者叫管理场也叫社会场,所以我们对制度场,如果要研究这种现象,是不是能够这么来理解。


制度始于规定,成于执行,那么它有规制者,有执行者,剩下所有人叫互动者,他们互动的行为。这种互动就影响到这种组织的性质和结构,你是民主制,你是独裁制,你是精英制,三者的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当然我们在这里就不多解释了,我们再简单提一下市场这个概念。市场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政府起引导作用,政府和市场什么关系。这里所说的市场绝对不是一个交易的场所,我前两天看见过外国人写了一本书《重新发现市场》,他就明确把市场定义成交易的场所。交易的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在交易的场中是有引导作用,更客观的说整个场的构建、运行、规则制订、买卖双方行为的调整、规范,全部是政府的行为,但是互动者有反作用力,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整个市场形成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我觉得研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制度上概念,是不是能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制度环境,他们源于不同政策法律规定和不同的制度执行方式,因而有不同的制度场和市场。制度最直观的一种体会,我们每一个都生活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这种制度环境中就是我们所说的制度场。


制度场之间存在社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组织,它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力量。我说每个人都是有能量的。股市最简单了,每一个股民都有能量,这个能量大小就是资金量的大小,资金量越大,它能量越大。制度场本身就有多种作用力来回碰撞,最后形成一种合力。当然在这里面起主导作用力量是什么呢?规制的力量和强制执行的力量,这是起主导作用的力量。政府的力量起相当大的作用,你不能否认。当然最后是以合力的结果表现出来。


疫情期间,我们看着整个国家场的作用力的强大。各个省市之间存在着规定和执行的差异,同时存在着治理效果的差异。有一些城市确诊人数少,疑似人数少,有的省市集中爆发,它都是跟场的作用力有关。所以场的作用力要形成一种正向的正能量作用力,是制度管理和制度化研究的一个基本内容。老人倒地无人敢扶,不仅仅是个个人素质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场的作用力问题,这个作用力受到法律的影响,受到舆论宣传的影响,受到周围人示范的影响。不是不想扶,是不敢扶,为什么不敢扶,受到一种力量的阻碍。


既然有个场的概念,作为任何组织、任何国家来说,它有两种管理方式,一种叫做组织管理,一种叫场式管理。组织管理是我们常讲的定编定岗,招聘录用,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作用。场式管理是什么概念?通过场的作用力影响所有人的意识和行为。


组织管理就是我有一种强力意识,比如要形成一种排队习惯,形成这种排队习惯会形成一种场的氛围,使所有参与进来的人感受这种影响力对自己行为的约束,然后他本身用自己排队的行为又形成一个场的作用力,给其他人做一个示范,所以社会文明的程度就不断提高,这是一个场的作用力不断提高的问题。


我们提高社会文明,除了组织管理之外,场式管理是很重要的。一个公司的领导怎么激发公司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是一个场式管理的问题,光是一个简单的组织管理不行,你要求号召他,你要创新,要形成一个氛围。有的人在研究创意制度场,不同的场景中,有的创意情景就大,有的人激发人的创新精神,有的人抑制人的创新精神。


制度效力、制度效果、制度场作用力三个方面。


这里讲,包括制度效力、制度效果、制度场作用力三个方面,效力凭高低,讲数量,效果讲质量好坏,场的作用力讲正能量的强弱。


我们老讲组织绩效,GDP是最重要的一个绩效数字。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加强制度化的管理,通过制度管理的方式能不能提高效率呢?能提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大家都制针,一枚针18道工序,一个人一天完成18道工序,能生产一枚针。如果10个人组成一个制针厂,按照分工协作的方式,一天能生产4.8万枚针,那么这个分工协作的方式就是一个制度管理的方式。在技术不变,管理的标准不变情况下,通过场的作用力提高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不能提高效率?仍然能。我们在讲公司治理、国家治理,首先要考虑的是技术因素问题,其次要考虑到管理因素问题,第三要考虑制度场作用力。怎么使你这个公司、国家具有活力,怎么能达到你的预期绩效目标,我觉得制度化的考虑,制度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这里涉及到一个什么问题呢?绩效是一个组织目标,我们是不是还有一个制度目标?既然不同的制度形式有不同的效率,这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了,我们选择哪种制度更好,提高数量的话,是不是用计件工资制,强调质量,是不是要用计时工作制。最简单就是一个制度选择,选择了之后,进行设计,设计之后有规定和执行。制度管理有一个过程。


疫情期间,每天有很多数据。这些数据背后,比如说口罩的生产,医疗物资的生产背后是什么呢?制度力量的推动,政策的推动,执行力量的推动,场的作用力的推动。这是一个整体的制度管理和制度化的运行过程。


经济数据的预测是必要的,所以我们要有数据分析,要有政策分析,但是还要有制度分析。我们怎么能使我们的制度场运行具有正能量的更大效力,是一个制度学所研究的问题。


我们所有理论提出来全部是理论模式,但是这个理论模式要想应用到现实中去,是一个制度化的过程,比如说现代企业制度,关于公司制度,我们有很多无数的理论,但是我们有无数个公司,他们在应用这种抽象的模式上都有自己的做法,自己的规定,自己的执行过程,所以它有自己的制度化模式。从理论模式转化为制度构形是一个社会实现问题,制度构形是什么,我们可以由多种制度的选择,但是我们选定了,通过执行者确立的制度形式叫制度构形。人民公社制度曾经是制度构形,现在不是了,现在只是一种制度形式。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过去是一种制度形式,现在是一种制度构形。这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最重要的,我们要有制度观,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一个制度环境和制度关系的特定角色关系中。每个人都有制度角色而且是多种制度角色的复合体,这种角色决定着我们的意识,决定着我们角色认知。所以我们分析人的思想、脉络要从制度角色入手。我们讲人的本性是什么?人的本性是个体性和群体性的统一。这种统一通过什么体现出来呢?制度角色,通过制度场作用力,我们在个体性和利己性联系在一起,群体性和利他性连在一起。在一定制度下激发的是个体性,一定制度环境激发的是群体性,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说在制度场的作用力是跟角色的概念在一起。


我们有一个综合的社会角色,是一个综合体。这里强调是什么东西呢?我们怎么看待我们的角色,怎么看待我们周边的制度,制度观问题,我觉得很重要。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三观具体体现在制度观。


制度观的形成,受什么影响呢?首先受文化因素的影响,传统观念、主流思想、社会思潮、公共舆论都对我们制度观有影响。同时,制度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组织,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教育宣传,都对我们的制度观有影响。所以我们在这里,制度关系形成的过程中,从小到大,是一个制度观的培养过程。我们小时候的角色认知最早是从幼儿开始,角色认知、角色情感最早是从小学、幼儿、中小学,这个阶段的制度观形成非常重要。我们在这个时候应该加大中小学的投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中小学的师资,要加大力度,这样的话才能为国家社会资源,为我们民族素质,为国家的发展动力和社会稳定培养基础。从小就认同这个制度的人,培养起来是一个中坚力量。所以对中小学的教育非常重要,怎么加大投资都不为过。


我们讲社会稳定的关系,你从最小时候制度认识、认同、认可,通过学习、自己的体会加深制度的认同。你就变成支持拥护,变成一种信仰。国家维稳应该强调什么呢?强调提高人们对制度的认同度。怎么提高认同度?加强依赖性,加强情感培养。民生问题,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就业、卫生等等,跟人们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东西,你如果解决的好,人们认同度就很高。


制度角色和个人能力,作为个人能力来说,有自然能力,有工具能力,有制度能力,三种能力。作为自然能力,就是爹妈给的基因决定的,人与人的差异不是很大,工具能力就是我们运用什么方法,运用什么工具,这是提高自然能力的一个基本东西。当然我现在在电脑上跟这么多人一起交流,借助的是工具,所以无形中提高我的工具能力。


最重要的是制度能力,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权力,当然他是以自然能力和工具能力为基础。他拥有什么样的权力,有什么样的制度场作用支持他,他自己有什么样的制度观,这是跟他的制度能力有关系的。


刘邦和项羽比较,一般老说项羽能力强,强在哪儿呢?自然能力和工具能力,所以一首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这是讲他,我个人能力强,但是没有制度观不行,没有制度意识。刘邦是什么,我这都不行,但是我“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我个人能力不强,我有猛士给我守四方,我怎么用猛士呢?靠制度。项羽搞天下是搞得分封制,对刘邦不放心,还给他封个王,可以带兵。刘邦是汉袭秦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制度。这个能力我们可以作为一个体会,人和人之间不要太自卑,也不要太自傲,能力的差距,自然能力可以通过工具能力的提高来弥补,制度能力有机遇的问题,当然也有能力的问题。我们通过这个东西可以提高。


制度运行是有规律的,我们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一个基本规律问题。制度在这里面是什么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它要有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和固化,政治制度、政治法律制度。这种政治法律制度要有一种先进的文化理念,先进的理论来指导。这样形成规定和执行,大体上这么一个运行过程。


我们在这里涉及到文化和制度什么关系 ,这里讲到文化有两个基本概念。狭义的文化就是观念,最核心的东西,广义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包括器物、制度,无形的东西、有形的东西,包括人工环境,广义的全部叫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就是文化观念和文化产品的总和。


我们强调制度的形成,选择设计规定要有理论指导,这是文化的因素。所以文化是制度的先导,制度是文化的基础和推动力,我们讲文化和制度的关系,大体上是这样一个概念。


任何制度的构建和运行都有一定的时空性,我们疫情能够有效控制,是我们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现在新的制度正在构建中,叫复工复产及疫情防控制度。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

联系我们

资本市场50人论坛

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

邮箱:contact@fushengjinke.com

电话:010-8302 0278

COPYRIGHT © 五十人资本市场论坛(深圳)有限公司 www.cm50.org.cn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0721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