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之术

中国资本市场50人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咖直播 > 管理之术

打造企业文化要将“虚的实做,实的虚做”

发布时间:08月10日

大咖直播.png

我来自阿里,受阿里的文化影响比较大。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今天的创业者,有一个需要坚守或者坚持的理念——做强需要靠产品,做大靠运营,做久靠文化。

我今天报告的题目叫“如何打造好的企业文化,逆境之下顺势而为”。主要围绕疫情当下,企业如何打造好的企业文化展开论述。



以下内容节选自直播实录:

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1、创业者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在危机中找到契机?

2、创业者需要有什么样的姿态?

3、创业者的常态:基业长青,文化先行


创业者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在危机中找到契机?


第一个心态是同理心。在1月份的时候,疫情只发生在国内,但是今天这个疫情让全球受到巨大的影响。所以作为创业者本身来讲,我们不能只看自己一家公司,应该看整个全国,甚至看整个全球,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也需要去思考,客户也一起在抗疫,我们的合作伙伴也在抗疫,我们的员工也有同样的心理。我们需要有同理心去理解我们的客户,理解我们的合作伙伴,当然我们才能真正叫“视人为人,先视己为人”。


第二个心态,平常心。疫情当下,确切来讲到今天还在防疫中,但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遵循着自然规律发展的,就像春夏秋冬是有自然发展的规律。企业发展过程,就像自然界一样,有波峰,有波谷。我们坦然面对这样的危机,需要有一颗平常心。我们终将相信这个疫情一定会过去,所以我们做好平常心的准备。


第三个心态,积极的心。2003年的非典让阿里安全渡过,让中国的电子商务突飞猛进。对阿里来讲,危机中有巨大的机会、有契机,这就是一种积极的表现。今年的疫情,全国上下齐心协力,让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现在已经复工复产。


第四个心态,需要有信心。我们此时此刻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就如雷军在电影频道的公益宣传片里讲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个主题是风雨无阻向前进。疫情得到快速控制之后,接下去我们集中精力复产复工,就可以让经济恢复的更快一点点。



作为创业者、作为企业管理者来讲,我们希望拥有这四颗心,然后带给自己的客户、合作伙伴、员工、以及家人。


创业者需要有什么样的姿态?


我理解的创业者,需要有一种客户第一的心态,坚守“客户第一”的初心。


“饮水思源”,对于企业来讲其实是一种感恩的文化。无论是形势好的时候,还是像今年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我们都会思考为客户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或者能为客户带去什么更好的价值?这就是一种饮水思源的思维,同时我们还有行动。


对阿里来讲,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这就是饮水资源的具体表现,是企业家经营的初心,也是他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第一步做到之后,在经济形势慢慢回暖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做到求同存异。我们需要联合更多的上下游产业的生态伙伴,从外部联合各方做到纵横捭阖;从内部要集合更多元的人群一起集思广益。


在求同存异的背后还有一种思考,我们希望联合、整合更多的生态来做业务,越开放的生态,它能量将越强。


第三步,厚德载物。中国的文化是非常深厚的,我们做更多的利他,为他人创造更多的价值,就可以让自己更加顺畅,跟客户一起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1.jpg


我们需要真正站在客户的维度思考,站在员工的维度思考,最终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实现这种共同的企业愿景。这种姿态就需要一种利他的姿态,以“客户第一”为出发的姿态。


比如,阿里巴巴2014年在美国上市的时候,马云老师并没有带十八创始人去敲钟,而是把这样的机会让给了他的客户,让给了他的合作伙伴,以及在这个生态里面服务的同学们。这里面有外卖小哥,也有网红小妹妹,有我们美国的客户,也有合作的伙伴们。


阿里内部一直强调一种价值观,就是“客户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的“客户第一”的这种解读。真正用心、用情把客户放在心上,而不是放在嘴巴上。


2.jpg

对于“员工第二”来讲,阿里确确实实为员工创造很多成长和发展的机会,让员工在阿里得到快速的成长和发展。阿里巴巴所有新员工进到公司都要超过21天以上的培训,到现在都维持着所有员工不管是多高的级别,都要参加新员工培训。而只要马云老师在杭州,只要能腾出他的时间,一定亲自给新员工上课。


2000年,阿里巴巴帐上只剩下可以维持半年费用的时候,马老师还拿出了超过100万给员工做内训,足以看出他对“员工第二”的坚守是实打实的,所以在阿里内部工作三年、五年、十年的员工比比皆是。


创业者的常态:基业长青,文化先行


跟大家分享第一句话。打造文化就是“虚的实做,实的虚做”。


什么是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怎么做实?把使命、愿景、价值观想出来、写出来,贴在墙上去,不断用案例去诠释。这就是虚的实做。


把我们创业过程中发生的很多细微故事,用文字、影像去记录。记录员工、客户、公司发展过程中这些重要的瞬间。从时间长河来讲,这些记录就变成公司沉甸甸的文化,激励未来的员工、合作伙伴、客户同你一起实现共同的梦想、愿景。


接下来看看阿里是怎么样记录这些东西,背后带来的文化元素是什么?


1999年9月14号,马云在杭州的钱江晚报做了招聘,“此时此刻,非我莫属”。作为创业者,作为创始人,这样的大格局、大情怀很重要。

3.jpg

99年3月到2000年3月份,湖畔花园时代提出了文化、价值观里的第一版,叫“可信、亲切、简单”。这三个词就是对人性的把握。

4.jpg

在创业初期,我们需要对公司提出价值观,底层的逻辑就是我们缺什么就喊什么。


因为在99年,通过电子商务购物是没有人相信的。先寄东西或者先把钱交给第三方很难做到,所以提了一个词叫“可信”,希望大家相信电子商务。


在99年,打电话或者写信交流都会用“你好”。“你好”这个词会显得亲近感不足,所以后面就衍生了一个字叫“亲”,提出了“亲切”。希望互联网是亲切的。


第三个词是“简单”。那时候互联网流程比较复杂,所以当时提出来一定要简单。


2001年,当时的目标是活着,成为最后一个站着的人。当年经历了特别多的事件,创业非常难,所以阿里提出自己的一些重大项目。


第一个项目是整风运动。在阿里做任何销售,都不允许拿回扣,哪怕一块钱都不允许,如果触碰了,就要辞退,永不录用。


第二个项目是抗日军政大学。在那个想要活着的时代,马老师拿出100多万,建自己的抗日军政大学。后面叫“百年大计”、“百年支付”、“百年诚信”,用“百年”方式对员工进行内训。


第三个项目是南泥湾开荒,用可以收费的产品去赚钱。


2002年的目标是希望赚到1块钱。在关明生的加持和助力下,阿里真正的开始蒸蒸日上。


2003年,一天收入100万。当他们立下这样目标的时候,却在4月份、5月份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就是非典。淘宝网成立的第一笔交易就是这把宝剑,把这张照片留存下来,到今天变成了激发、鼓励更多员工为未来创造更大的梦想。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5.jpg


2004年,每天盈利100万,支付宝成立了。那时候推出了周年文化“一年香,三年淳,五年陈”。同时在阿里巴巴内部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化,就是“相信‘相信’的文化”,也就是阿里巴巴所讲的“体力、脑力、心力”,这个“心力”就是“相信‘相信’”。公司不断规划新的目标和愿景,而所有员工会为这个目标和愿景尽全力奋斗,把它实现。这就是真实的历史经历沉淀出来阿里的特殊文化。


2005年,一天缴税100万。当然和雅虎合作,最后叫“蚂蚁吃大象”,真正把它实现了。


2007年,B2B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互联网当时最大的企业。


2011年,推出了“新商业文明”的宣言,开放、透明、分享和责任的思考。


2014年在美国上市。

6.jpg

致敬阿里之后,接下来我把这个背后的逻辑、简单的里程跟大家做分享。


第一,打造一家有魂的公司。魂是什么呢?魂是虚的东西,就是使命、愿景、价值观。


使命是我们可以为这个社会贡献什么样的价值,使命的底层逻辑是利他的。我们作为企业家或者创业者,需要不断提炼自己的使命,这个使命是供给客户、供给合作伙伴、供给员工,让大家真正为了利他的价值,为客户创造价值。


愿景是更长时间维度的目标或战略。一年叫计划,三年叫规划,五到十年的目标叫愿景。我相信目标越清晰,越坚定,员工的脚步,员工的信心也一样会更加清晰而坚定。所以做创业的过程中,我们对公司要有短期和长期的目标,需要对齐目标、清晰目标。


价值观是什么东西?价值观就是行为举止,底层逻辑就是要什么,不要什么,我们都要很清楚。创业初期,我们缺什么就喊什么;中后期,我们要什么,就应该喊什么。


接下来看一下什么叫有魂的公司。


第一点叫自省的文化,吾日三省吾身。对于企业家、创业者,我们随时都要对自己进行反省。反省的三个命题是我有什么,我要什么,我要放弃什么。


我有什么,是我们在这个过程思考当下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差异化的优势是什么?我们要很清楚,挑战和危机是什么?对于自己,人端、业务端、资源端进行思考,进行SWOT分析。


我要什么,我们自己短期的目标是什么,未来三年目标是什么。其实讲愿景就是目标越清楚,时刻的对照目标,达到自己的结果。


我要放弃什么,就是战略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在疫情当下,我相信今年经济恢复需要有一个过程。那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开源节流动作需要放弃什么,也许我们今年年初定的目标到年中需要进行客观的反省和调整。


可能我们原来要的是客户数,要的是市占率。但是今天的经济形势,很可能我们要调整回来,我们要活下来,我们要净利润。要净利润可能就要放弃客户数,如果我们要客户数,就要放弃利润,把利润补出去。


这就是我们要思考作为企业家来讲,对业务场景,对员工端,都要思考出这三大命题。


第二点,打造有梦想的公司。


第一,相信“相信”的文化。任何创业者,任何老板,从创立创业的第一天都坚定自己的梦想和初心。也许再大的危机,甚至灾难,一定都会坚守。


第二,坚持永不放弃的文化。在当前的疫情情况下,当前的经济情况下,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有机会。


第三,我们还需要推崇梦想背后是创业者的文化。


梦想要靠奋斗才能赢得。在阿里,还有一种迎战的文化,  战心、战术、战备。


战心的底层逻辑就是我们要清楚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在阿里巴巴,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都号称大战月份。找一个主题,让员工和客户一起被感知、感召。想清楚为谁而战,为何而战,这叫战心。


战术就是策略上有没有准备好,用什么方式打,在哪里打,需要多少时间。这些维度有没有准备好,这叫战术。


战备,就是打一场战斗,赢得这场战斗,我们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战心是心理准备,战术是我们节奏准备,最后战备是我们的后勤保障、物资保障,氛围和状态的保障。

7.jpg

第三点,打造一家有爱的公司。


第一,讲“家”“合”文化,对中国人来讲,“家”的文化是根深蒂固的,“合”的文化也是根深蒂固。这个根深蒂固就是团队作战,成就团队的文化。集一群有情有义的人,一起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家”的文化,“合”的文化。真正这群有共同味道、共同使命的人一起彼此成就。


对于东方智慧来讲,我们看唐僧团队,它就是一种多元的“家”,多元的“合”。对唐僧团队来讲,每个角色都不可或缺。孙悟空,他特别厉害;猪八戒可以让团队特别有温度,特别开心;有沙僧,这个团队特别踏实,能埋头苦干。而这个团队不可或缺的唐僧有使命感,他愿意为了西天取经这个强大的初心,带领着他的团队九九八十一难。核心就是这个精髓,“家”和“合”的文化,其实管理没有秘密,唯有爱和担当。


对今天的创业者,我深刻体会,需要把员工当成家人,把客户当成自己最重要的伙伴。有爱,我们产品更好;有爱,我们的客户能感受到;有爱,我们的员工会把公司当成家,这样彼此成就,我们的业务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二,我们需要有“公益”的文化。我觉得经营好的公司就是最大的“公益”,因为我们经营好自己的公司,可以让公司的员工、客户得到最大化的成长。因为每个员工背后都是一个或两个,甚至三到四个家庭,所以经营好公司就是最大的“公益”,就是为这个社会创造最大的价值。 


小结一点,实际上文化是一种体验,是一种感知,自然传承和沉淀,也是有意而为之的长期过程。同时文化落地需要用心、用情。


最后,送给大家这几行字。


战略落地,人才先行。战略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实践,就需要有非常好的人才匹配,找到更合适的人进来,不断吸收更好的人进来。


制胜未来,组织先行。赢得未来,就需要有强大的组织建设。一家公司的成功等于战略乘以组织能力,所以我们想要赢得未来,需要有非常强的组织力。


基业长青,文化先行。想要做百年企业,就需要真正的有文化、有沉淀,让我们的公司得到更持远的发展。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

联系我们

资本市场50人论坛

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

邮箱:contact@fushengjinke.com

电话:010-8302 0278

COPYRIGHT © 五十人资本市场论坛(深圳)有限公司 www.cm50.org.cn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0721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