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之道
中国资本市场50人论坛
曾刚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疫情还没有结束,尽管中国已经看到了曙光,但是全球疫情还很难说,依然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体系当中,中国作为一个开放大国,不可避免还会受到国际的影响。不管是人员交流,还是未来经济层面,很多东西在发生变化。
以下内容节选自直播实录:
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1、疫情对经济、金融的影响
2、短期与中长期政策的不同着力点
一、疫情对经济、金融的影响
我们考虑对银行业产生影响的时候,需要区分它是直接的影响还是间接的影响。
直接的影响,像美国股市在过去一段时间剧烈的调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直接影响主要来自于心理状态,是短期的影响。但透过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继而影响到金融业是一个相对长期的间接影响路径。所以疫情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首先要看金融的影响是如何的,经济的影响是如何的,从而推测对整个银行或者金融行业产生一些间接的影响。
新冠疫情对经济短期冲击是非常明显的,很多国家都采取过对活动的限制,封城等,国与国之间关闭国境。某种意义上对短期经济的损害,已经远远超过了金融危机。道理非常简单,08年我在美国,亲历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来讲,金融体系发生的一个问题,主要影响到的是金融从业人员,同时因为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融资,可能会对经济活动形成一定的制约,从而产生一点下降。但是新冠肺炎所带来的的影响,使得经济活动基本停滞。
从国际情况来看,每个国家内部开始封城也好,禁止人流聚集也好,使经济活动活跃程度急剧下降。而且国与国之间停航,这是在金融危机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差不多相当一场战争所带来的后果。
第一,疫情对全球的经济影响应该是大于SARS,内部环境、外部环境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有可能持续很长时间,长期影响如何,我们要观察。
第二,经济结构的问题。中国目前消费占比相对比较高,尤其14年之后,我们的消费在整个GDP当中贡献度已经超过投资了。18年是60%以上的水平,意味着远远超过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度。消费占比高,受疫情冲击也更大。短期就是对旅游业、航空运输等服务行业的影响是最大的。反过来讲,美国压力也很大,它的消费占比比我们还高,服务业占比能达到80%。从这个角度来讲,短期冲击会更加明显。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消费在经济GDP占比较高,也有好处。好处就在于消费的修复相对比较快。因为有些消费是属于相对比较稳定的,疫情期间我们出不了门,去不了餐厅,它被抑制了。但是当恢复正常状态的时候,这些消费还是会出来。只要人还在,就业还在,这些消费始终会回来。
这个情况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以消费占比为主的结构,虽然在短期受疫情冲击比较大,但中长期修复起来也会比较快。它和制造业相比也不需要有外需,不需要依靠其他国家的恢复程度,只要我们内需能释放出来就OK。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一段时间,政策的着力点恐怕也是要“稳消费”。“稳消费”怎么稳呢?一是直接刺激消费,二是保就业,因为有了就业才有消费,这就构成我们未来政策的重点。
疫情会对整个经济产生一些影响,个人的收入或者企业的现金流,都会受到影响。在这个时候如果你的杠杆率比较高的话,有可能会产生一些间接的金融风险。美国还是有一些企业债务杠杆率比较高,尤其是一些页岩气厂商等杠杆率相对比较高。在这次疫情当中,有可能会对它形成债务的冲击。
中国的情况来看,过去一段时间如果和SARS期间相比,杠杆率还是比那时候高。所幸17年之后我们经历了一轮相对比较高的去杠杆过程,已经取得相对的成效。杠杆基本企稳,尤其企业部门的杠杆,去的还是比较明显,得到一定的改善。
这种情况下,杠杆层面上压力相对小一些,但是我们如果和SARS相比,杠杆率的上升意味着我们这些借债主体如果收入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债务偿还的能力也受到影响,进而演变为信用风险,最后上升为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这个层面上,金融体系受到了考验,尤其是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和03年相比差不多增加10倍。
2003年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大概不到30万亿,现在的资产规模已经接近300万亿。从资产规模的角度来讲,对应着债务人的杠杆在过去十几年当中,有很大的发展。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金融层面也会受到一定不确定性的影响,当然这需要我们政策的应对。除了关注实体经济,我们还要考虑政策怎么样更好的化解和防范相关的金融风险。所以政策指向是两头的。
二、短期与中长期政策的不同着力点
中国金融体系主体是银行业,国内一旦有政策应对,需要金融发挥作用的时候,银行是主导。当然这和国外情况不太一样,美联储的机制是保持市场流动性,保持实体经济融资畅通。但是中国企业最主要的融资通道绝大部分是靠银行信贷来完成的,所以在这时我们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时候,用的是什么?用的是调控银行行为的手段去触达。所以在这个当中,银行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我们的银行业在整个金融体系当中,居于核心主导定位,所以在政策应对来讲,有很多地方需要银行业发挥作用。反过来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又会对银行产生深远的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我们采取了一些短期和中长期的政策,这些政策最后可能会构成我们讨论银行业影响的前提。
短期,主要目的就是尽快看到疫情防控的拐点,目前基本上做到了。中长期,会随着我们经济逐步的复苏,结合刺激内需的新的政策。所以我们政策会分为两块,一是短期内有效的防控疫情,化解短期风险;二是等复工复产相对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时,刺激内需、拉动经济的成长,下半年我们的增长仍然是可期的。
短期政策,大概着重几个方面:
第一,疫情防控。如何加大对疫情工作的相关支持,包括生产医疗设备设施帮助相应企业,重点保障民生企业生产经营等。这是资金直接投入进行精准支持,包括专项再贷款,融资再贷款、再贴现,还有政策银行专项再贷款等等。包括政策银行发的各种专项债券,都是通过提供相对比较低成本的,中长期的资金来源给银行,让银行对特定的企业进行精准的支持。在这点上中国的货币政策达到了非常精准的地步。
第二,恢复生产,降低企业负面影响。大家知道尤其是服务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受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这种情况下怎么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保证他们能够度过疫情,这个也非常重要,需要金融创造很好的条件。在这个层面,我们已经多次下调利率。从2月3号开市以来,我们就已经下调了中期借贷便利,LPR的利率也在下调,并且持续在下行。
还有一块是化解风险。短期受疫情影响之后,很多企业停工,包括小微企业有可能在相对不太正常的状态上,现金流收入不稳定。对日常的还款,包括个人,都有可能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对银行而言,这可能面临着一个风险。对于实体经济来讲,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打击。所以短期我们也采取了延期还款的安排,银保监会要求的是最迟可以到6月30号还款,再根据实际情况。
这样对银行而言,在这期间不能还款可以作为一个可接受的事实,不计入征信当中。对企业也好,对个人也好,为他未来的复苏,未来的经营创造更好的条件。一方面给企业、个人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会,降低疫情对他们的冲击。另一方面从银行角度来讲,也化解了它的信用风险。这实际上是一种信用风险化解风险的一种安排,对双方都利。
除了信用风险以外,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也对资本市场可能的波动采取很多的措施,降低减少波动的压力,同时也降低减少市场波动产生的风险。这里面包括了对银行资管新规过渡期适度的延长,这些都是在化解可能由于疫情对金融直接产生的波动以及各种风险。
总体来讲,短期的政策还是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对实体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承认,未来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还是有上升的压力,目前我们还很难估计这个规模。不管是资本充足率,还是拨备覆盖率,应该是有能力去承受的,这也意味着我们未来是不是在监管方面可以采取一些密周期的监管规则,允许银行去释放一部分的拨备等来对冲这部分损失,这是我们未来可以考虑的。
中长期政策
当经济回到正常状态之后,政策发力点是什么呢?发力点将是刺激内需。因为前一段时间需求消失掉了,2月份的数据非常不好看,整个一季度受的影响非常大。后续我们推动整个经济快速复苏,适当扩大内需是必须要的。今年下半年,当整个生产开始进入到正常状态之后,刺激内需会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着力点方向。外需目前来看不太乐观,中国目前最大的贸易伙伴像欧洲,受到疫情比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推动经济增长,恐怕核心是在扩大内需上面。
扩大内需的政策也有很多不同的讨论,股市也在炒“新基建”的概念。从内需刺激的角度来讲,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放在就业优先的角度去考虑。刚才我也讲到中国经济结构现在消费为主,这就高度依赖于个人支出。考虑的肯定要修复个人资产负债,保持相对比较良好的资产负债表,让他有消费能力才可以。
美国很长时间以来,消费在经济结构当中占据主导,次贷危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崩掉了。个人部门过度负债,导致它在很长一段时间消费乏力,而且就业很差,经济增长自然就差。目前来看,它个人部门资产负债表修复还好,但是也面临着未来一段时间怎么去刺激消费的问题,他们选择直接发钱。我们选择发放消费券,但对我们来讲更重要的恐怕是保证就业。因为有了就业,就有了消费,有了消费就有经济增长一个最基本的动力。
中国经济结构目前已经是以消费为主,所以就业是放在第一位的,如果就业能稳住,消费就能稳住,经济增长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从这个角度来讲,中长期政策刺激内需的着力点在于扩大内需,内需当中以民生托底,就业优先。当然基建也会有一部分,但不太可能像08年次贷危机之后,国内4万亿全用于基建。现在的财政扩大支出,有相当部分是和民生就业相关的,剩下部分可能和基建相关。在结构上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这种情况下,对银行而言,我们更关心的是要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加适宜的货币政策环境。未来一段时间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可能是货币政策最明显的指向。从LPR的增量到存量,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认为它还有可能推动存款利率的下行,这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存款利率不下行,光是资产利率下行,对银行的影响是更大的。即便两个同时下行,对银行也会有影响,因为银行靠的是息差收入,我们利率的变化就带来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央行可能未来一段时间还会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对整个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投入。降准也好,其他方面也好,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的这种方式,会在我们对抗疫情期间,至少是要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操作,为整个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便利性,提供更大的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讲,美联储把利率降到零,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它整个金融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融资,融资利率都是以联邦基金利率来定价。我把基金利率降到零,相当于把实体经济发票据融资的成本一下降下来了。当然恐慌可能还有一些信用风险,就看你的流动性怎么做QE操作,去平定它的流动性。但是定价基准打下去了,又托着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往下走,这和我们降低LPR效果是一样的,只不过它更加直接,因为金融市场票据直接影响到定价。我们还要通过LPR,影响到银行实际的定价水平。
从这个角度来讲,货币政策带来的环境是一样的,一是流动性充裕,二是利率持续有一定下行空间。这两个东西对银行业的影响显然都是很大的,一是意味着整个资金环境,二是意味着利润空间、或者盈利模式等等。
对银行业而言,在这样一个大环境当中,整体方向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它会把原来的一些趋势进一步强化。
我们提到的这几个趋势,在疫情发生之前,其实都是存在的,但疫情加剧了这个趋势。比如说,疫情之前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着力点就是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逆周期的调控力度。疫情出来之后,并没有改变我们的政策方向,只是把下行压力变得更大了。意味着我们逆周期的调控力度会更进一步的强化,而且这种政策的范围会更加广。
第一
行业分化更加严重
严重在什么地方呢?风险分化会比较严重,这取决于不同的客户主体。各个银行准入的标准不同,管控标准不同,在疫情下面的风险暴露程度是不同的。疫情短期确实会造成一定的信用风险上升,但是不同群体的信用风险上升压力会是不一样的。
这个就取决于银行原来的风控做得怎么样了,如果对门槛把握的比较严,相对比较稳健,这时候对你的压力就会小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明显看到,未来一段时间不同银行在同一个业务上面,它的不良率表现差异会很大。比如说未来一段时间压力比较大的可能是个人信贷。为什么呢?过去好几年,银行因为实体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因,企业端的资金需求不是特别旺盛,另一方面,企业端风险相对比较大。
零售金融在过去一段时间基本上是银行业的重点,差不多1/3甚至一半的新增信贷资源都是流向了个人部门。对银行来讲,好处在于短期内形成了快速规模扩张的空间。而且个人信贷在过去一段时间的风险表现确实也是不错的,尤其是以房地产为抵质押品的个人信贷。但是个人信贷和企业信贷不一样,发展过程中,个人信贷还没有遭受过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周期考验,企业已经经历过好几轮了。2011年之后,企业部门信贷就一直在调整过程当中。但是个人部门的信贷无论风险还是规模,都没有发生过调整。一直在上升区间,而且风险表现一直非常平稳。
这次疫情可能对它是一个考验,本来我们认为随着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个人债务负担在过去一段时间快速增长,本身可能面临一定风险上升的可能性,疫情的冲击会让它更加强化。而不同银行由于它当年扩展客户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做得早,把所有好客户都拉走了;有的人做得晚,为了扩张业务可能不得不放低门槛。在门槛放低之后,它内含的风险有可能在疫情冲击后,会有显性的分化。这块值得我们观察。
举个例子,在小微企业选择,在其他类型企业选择、行业选择方面,都会出现分化。因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主体,在疫情下面受到的冲击大小是不同的,至于未来一段时间,银行的风险分化会进一步显著。有的银行可能会进一步双降,有的银行可能会面临着不良率上升的压力,强和弱会分化得很明显。
盈利能力和风险有一定关系,风险管得好,成本自然就低。去年有好几家银行风险管得好,加上盈利能力强,拨备率已经超过了财政部要求的标准。但是很多银行可能没办法达到这样一个水平,说明风险本身决定着你的盈利能力差异。另一方面,不同银行平台不同,业务能力不同,它的盈利上面的来源空间差异也越来越大。招商银行前段时间发布年报,增长速度依然很快,如此环境保持了15%的增速。另外一些银行可能压力会比较大,盈利能力的分化也会进一步强化。
长远的发展能力也会出现分化。现在看到的风险和盈利能力反映的都是过去的能力。我们要从未来的能力去看,这个能力差异化就更大了。疫情期间,会发现线上交易比线下方便的多。为了更好的服务支持实体经济,监管部门也开始逐步放行,银行在线上提供一些以前必须在线下完成的环节,包括电子印章。所有这些都在启动着新一轮银行加快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这意味着现有银行数字化的能力、金融科技的能力,决定着你未来的发展空间,如果你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话,那么未来你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小。包括我以前讲课,都是在一个课堂里面,几十个学员听课。现在疫情期间,很多人的交流方式趋向线上化,慢慢习惯之后,未来会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银行也一样,这个趋势可能来得非常明显。目前在这个领域里面,银行内部差异实在是太大了。做得好的银行敢自称自己是金融科技公司了,做的落后的银行,恐怕连基本线上服务功能都不见得齐全,还不要说它能够跟上时代。整个行业的分化,在疫情之后会越发明显,这意味着好的银行会更好。从市场选择的角度来讲,真正好的银行,意味着它会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更大的机会。所以这是疫情会进一步加快分化的进程,是加剧分化现象。
第二
资产负债管理未来也会有很大的变化
银行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存款为主,把资金端当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立行基本。15年、16年之后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开始搞同业,因为那个时候成本低、整个市场利率也比较低。大家基本上不太拉存款,只专心做资产端的业务。突然17年因为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开始强监管、去杠杆。央行有意把资金链收紧,把市场利率拉高之后,很多银行原有的同业资金资源匹配资产的模式,突然受到了巨大打击。因为流动性紧张,有可能短期资金成本超过了资产收益。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要不然以更高的利率在同业市场上继续发同业存单,所以18年有段时间,同业存单发的非常高,甚至已经高过资产端收益,是倒挂的、赔钱了。这时候很多银行觉得存款太重要了,17年以后有段时间,大家又提出了“存款立行”的观念。
后来我们发现,这个实际上是不对的,存款当然重要。但是“存款立行”的思路恐怕在当下环境中并不完全适合。原因非常简单,你会发现全球的资金链相对宽松,欧洲是负利率,美国现在已经到了零利率。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已经维持很长时间了,日本甚至更长时间。中国未来的利率趋势也是一样的,增长中枢收益率在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在下降,可以维持的收益率水平实际也在下降。
意味着整个资金端的来源,相对来讲是比较充裕的,更重要的还是资产。你会发现17年整顿完同业之后,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一直相对比较宽裕,尤其现在央行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作为重要政策目标的情况下,金融市场资金利率流动性应该是相对平稳、充裕的,而且它的利率水平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也是维持相对比较低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去靠“存款立行”。一是存款增长速度恐怕是有限的,这从我们实践当中去看也是这样。二是不划算,因为存款成本相对比较高,设立网点、要去拉存款,还需要各种隐性直接成本,以及很多的高薪揽储手段,这两天央行也在出台新的规则去约束存款的竞争等。
还有一点,到底需不需要这些钱,这点也是很重要的。你把存款拉进来也好,你在资产端能否找得到合适的,能够提供好回报的,又风险可控的一些主体呢?这个实际上是比较难的。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看到好多银行存款增长还不错,非常苦恼的是资产端贷款需求不足,企业端有限,个人端现在在家也是空间有限。
资产端投向变成一个非常核心的制约因素。长远来看,我们觉得在资产负债管理上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会更加灵活。但是从核心资源来讲,我们还是认为资产端是最大的制约,谁能拿到资产,谁就厉害。这点看来对银行是比较痛苦的,为什么现在很多银行搞所谓的开放银行,就是因为传统的资产,企业不好找了。要找到来源,找新的客户,那我只能结合一些所谓的新场景。
放眼看去,很多互联网商业兴起的场景是银行业以前没有涉猎过的。我把我的服务结合到这些场景当中去,就可以成为我的一个新的资产来源,包括和其他互联网巨头的合作等等。实际上都是在通过转换、探索一些新的模式,提高获取资产、获取客户的能力。包括我们提出那么多的新概念,核心就是要实现这个能力。如果实现不了资产端能力的提升,所有的创新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只有资产端才能给你带来收益。负债端是纯粹的成本,不管你拉存款进来,还是发债券进来,都是要付利息的。付利息就要有赖于资产端靠什么去获得收益,这个才是真正重要的。未来这块就考验着银行的核心能力,意味着银行的客户结构,去拓展新客户的能力,决定着银行的好坏,以及最核心的差异。
第三
风险管理
未来一段时间信用风险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受疫情影响,不同地区差异很大,不同主体差异也会很大。当然目前还很难知道它客观的量到底是多少,只能去观察,保持必要的关注。
未来,银行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因为我们资本准备充足率是够用的,还有大量的拨备,理论上来讲我们监管要求是拨备覆盖率不能低于150%,如果你的不良估计是准确的,拨备覆盖率100%就够了,超过了就是超额拨备。未来一段时间,如果你实际不良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是可以考虑通过密周期的政策调控,适度降低拨备覆盖率的要求。
银行普遍还在150%以上,可以适度调低监管对拨备覆盖率的要求,让它可以释放出一部分拨备,来应对这些可能的风险损失。当然极端条件下,我们还可以考虑要不要去调整资金充足率的要求。欧洲央行之前考虑要对银行直接提供资本的支持,同时下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当然欧洲银行比中国银行脆弱的多,我们健康度来看目前还不需要这些。但是从某种意义来讲,应对这种风险,潜在的政策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我们的机遇
在二季度之后,随着实体经济逐步恢复,刺激需求端的政策会逐步出台,这时候会给银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第一,我个人觉得小微企业和消费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关注点。消费确实是受疫情期间冲击比较大的领域,但是反过来讲,消费又是需求端最有保障的。疫情一旦过去,需求恢复是最快的,它比制造业,尤其是外需的制造业恢复起来可能更快。尤其这种服务行业,资产很轻,要恢复生产也比较容易。
在疫情期间,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冲击可能是比较大的。但是在疫情之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需求还在,它很快会填补这个空缺。后疫情时代消费的恢复上面,还是有很大的空间,所以它会构成我们新的投放需要。
第二,今年后续恐怕除了保民生就业的财政支出以外,基建等领域都会成为发展的重点。因为它有资金需求,就会给银行或者整个金融提供一些机会。这可能是一块重要的可以探索的方向。
第三,区域发展当中的机会。疫情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宏大的区域发展经济格局,有几大经济带,有几个大的经济区,未来都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心。疫情过去之后,这种经济发展的重心进一步发展,包括海南等很多概念在之前已经提出来一些重大战略性方向,今后会有逐步落地的过程。这些区域上形成的重要机会,也是需要去探讨的。
第四,所谓数字银行或者数字化银行。过去有人讲数字化,有人讲开放银行,最近有人讲无接触贷款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在讨论同一个事情。疫情之后可能进一步加剧人们更愿意在线上交易的一个行为趋势。以前很多人觉得金融不见面还是不放心,一定要到网点去才可以,现在发现不去也能办,而且慢慢也被教会了一些功能,发现线上实际比线下功能要更强大。在家用手机,7X24小时,风雨无阻没有任何间隔,只要你有网络都能够得到你想要的服务。一旦人们形成这种习惯,进一步强化,它就会进一步强化我们银行数字化的趋势,这是非常重要的。
2019年底整个中国银行包括农村商业银行这类机构在内,所谓的离柜率都已经接近90%,即线上完成的业务达到90%,上市银行可能在99%、甚至99.5%以上。基本上主流的渠道已经开始转向网上,那意味着银行未来外在形态以及内在组织架构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未来银行门店数量可能会巨大的减少,而且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更多的可能会在线上来完成。线上有它自己APP的入口,也有可能在其他的平台上,比如说支付宝、微信上等等。你会发现它的形态开始变成一个线上化的、虚拟化的,嵌入到互联网经济当中,是在数字经济当中的一种数字金融服务方式。
银行钢筋水泥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挑战来讲,我们原来银行最重的资产在网点,人最多、成本最高,同时也是它以前最大的优势,因为网点才是吸收客户最主要的来源和渠道。未来如果我们越来越多的业务转到线上去,你会发现线下的价值会越来越低,很多网点可能难以支撑,收支不平衡就赔钱了,这时候可能逐步减少这些网点。
对于银行来讲,痛苦的一点就是原来最大的优势,现在慢慢开始变成一个包袱。但是好的一面在什么地方呢?因为既然它是原来最大的成本,意味着这样一个调整过程中,我的业务量只要不减少,转到线上化以后,很多银行业务还是在增长的。转化过程中,银行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因为成本进一步下行了,给客户提供的服务成本收费也可以更低。所以你会发现,一方面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另一方面银行利润水平不见得是降低的,有可能还会继续上升。这就取决于你在这样一个转换过程中效率提升的程度,相对去寻找发展空间,这就是数字化的机会。
从长远来看,数字化的能力决定着银行核心的竞争能力。不管从服务客户、拓展客户的角度来讲,还是从成本节约的角度、效率的角度来讲,都是一种更加理想、更加适合长远发展趋势的。这个角度来讲,未来我们如果分析银行的好坏,从长远去看它的投资价值的话,实际上一个银行数字化程度的高低,是最核心的要素。短期收益率可能差不多,但是数字化能力高低决定他们未来发展空间的不同。
所以在这点上,对于银行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趋势,也是一个机遇。而这次的疫情,我想它会极大的推进这一点,对银行网点的冲击,对原有形态的冲击,也会形成一个长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