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之道
中国资本市场50人论坛
以下根据直播内容整理:
本次演讲内容主要分为两方面:
1、当前中国经济在疫情突然爆发底下处于什么状态?未来有可能往哪个方向发展?
2、在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来临后,近距离观测资本市场的表现。
在去年,GDP已经过了百万亿这个台阶,2020年是全面实现小康非常关键的年份。
但是从经济基本面来讲,并不是那么好。比如说拉动经济的几个主要因素,投资、居民消费、进出口都表现的比较弱势。从国际市场的情况来看,也是相对比较弱小。原来三架马车拉动GDP增长,投资拉动的比较多。去年年底,我们预判今年的投资增速,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幅度是很大的,唯一保持相对比较稳的,或者有韧性的增速就是房地产,但是与历年相比也有所下降。制造业投资是很弱的,整体急剧下降。进出口去年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已经基本上萎缩到零增长。
我们预计,2020年上半年原本可以边际改善,因为我们跟中美签了协议,已经到了底部,会有所缓解,但是期望不要太大。真正能拉动GDP增长的就是消费。从15年以后,消费增长速度还维持在8%、9%的范围,但是波动的比较厉害。消费有一个特点,不会很快地拉动增长,还跟居民收入水平密切相关。所以消费有很强的韧劲,它的增长速度会好于GDP本身的增长速度,但不会大幅度增加和突变。所以消费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大,
从库存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发现去库存可能反映了需求的弱化。当时我们还是预测2020年经济增速能够维持6%左右的水平,而且下行压力是在持续摸底的状态。今年1月份从市场表现来看,是有所缓解的。
到了1月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突发,影响非常大。假期的延长,包括现在隔离等手段,都是跟经济活动的要素相抵触的。好在我们现在看到的倾向是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尤其是在湖北武汉以外的地区,比如现在实现新增病例降到个位数,这都是很好的趋势。如果说这个影响局限在2月份的话,我们还有很好的机会走出这个低谷。
即使是在最坏的时候,也要做一些假设,进行乐观或者悲观的估计。1月份还是不错的,真正影响的是2月份。现在看来,3月份复工的速度非常快,北京突然开始堵车,这本身也是反映经济恢复的一个态势。通常来看,重大疫情事件发生之后,经济会有一个报复性反弹的态势,这是从经验上来讲的一个现象。因为疫情事件,我们预估二季度、三季度的经济表现,可能比当时的预估反而会好一些。
我们做了一些基本的假设。为什么一季度还会保持2.8%低增长的态势呢?这关乎到很多层面。尽管有些行业,餐饮、住宿等可能有负增长,甚至是损失,但我们还得吃饭,还得活着。从基本需求的角度来讲,14亿人口都得吃喝,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以前到商店、餐馆消费,现在都得在家里面,网上消费增长是经济转移的一种形势。
我们的判断分为几个产业,影响最大的就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增长,包括第二产业的增长,在疫情期间,尤其是第一季度都会显著的下降。我们相信在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这种影响会逐渐缓解,甚至会有一种反向的,相对来讲快速的一个报复性增长的机会。我们估计在这样一种形势下,GDP的增速在全年应该还能够保持5%到5.5%的范围,过6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我们还是能够完成实现全面小康,包括经济增长最底线要求的态势。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假设呢?我们了解一下,很多人现在还处于非常悲观的情况。我们看到周围有封城的、封村的,很多经济活动都处于停滞状态。新华社做的热点图,我们看了两个时间点,一个区间是春节期间到最近一两个礼拜,2月19号以后;另一个区间是1月23号到30号。这两个图,红点和黄点明显增多,从规模以上企业的复工率情况来看,主要发达地区复工率超过70%,已经显著增加,恢复生产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各地政府,企业,居民,这个期间都做了非常大的贡献。3月份恢复生产,恢复产能,非常期待的。
还有一个指标-PMI。PMI是生产制造业的指数。这个指数年初的时候也是属于50左右中枢的这么一个情况。与08年10月经济危机的时候做一个对比,今年这个状态,生产的PMI指数甚至比那时候要低很多。今年2月份的影响对经济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但是影响最大的,其实是中小企业,下降了20,但是没到顶。还是有生产经营活动,只不过是大幅度的萎缩,这是一个态势。但是有一个现象,大家也可以注意到,在过去60个月,很少出现需求PMI,从需求端来的PMI大于生产端。什么时候需求端的PMI大于生产端呢?就是经济好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需求驱动,不断有需求刺激它生产。如果说是生产驱动,那就是过剩的状态。这个期间,反而我们的需求PMI比生产高一点,这反映我们的需求韧性非常强。
刚才提到,人口基数多,基本的生活要满足,有些是不可能到非常差的状态。但是这里面,因为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很弱,会造成它很多致命的困难。例如,没钱运转了,没钱交房租了,没钱发工资了。而且关键是本身它的运转债务水平很高,靠借钱来进行生产,赚到钱再发工资,付房租。这个周期非常短,今天挣的钱,明天可能就花掉,它的回旋余地非常小。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礼拜不上班,对他们都是灭顶之灾。这次救灾在经济活动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国家近一个月以来,已经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这些扶持的手段、方法要真正落实到这些企业身上,才会起一定的作用。
这次疫情充分反映出我们整个经济体,因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对我们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了50%,他们的好坏就直接影响到我们经济的走向和发展的潜力。
但是他们的融资能力又相对弱。中国支持经济活动,70%、80%都是通过债务、银行贷款来支撑的。股市占的比重,股权占的比重非常少,我们信用提供的支撑是美国的3倍多的,美国不到1倍,日本处于中间,日本和中国比较接近,但是没有那么严重。我们知道股本的钱有一个特点,它是先把钱给你,然后你挣了钱之后再给我,我是分享你的利润。债不一样,不管你干的怎么样,你借的钱总是要还的,你赔本、破产也得还这个钱,而且大部分是短期的,所以它抗风险的能力就比较小。
债也有一个好处,你特别好的时候,你借钱的利息是固定的,你借的钱固定的,挣的越多,你把固定的还掉,剩下的全是你的。经济好的时候,就需要借债,经济不好的时候,没有收入的时候,你抗风险的能力就非常弱。
我们会发现,我们存款性机构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从金融机构角度来讲,为什么银行力度那么大?我们跟日本比,日本也是同样一个结构,但是它的比例没有我们这么大。美国大部分钱是在其他的形式,例如股权等等,大部分钱是在长期资本,养老金、保险这类的东西。我们这个结构非常不对,其实这样反过来对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这是从融资端看到这种现象。
投资端来看,居民资产结构中存款类内容接近50%,其他的内容都不到50%。美国就非常分散,银行存款性资产只占14%,他的钱都放在别的地方,结构非常合理。
从企业融资状况来讲,我们发现美国企业融资方式76%都是属于股权融资。日本从企业融资结构来看,也是占了65%,我们国家占的比重非常小。我们国家企业的钱、主要是贷款。贷款非常要命,因为它基本是短期的,一旦有风吹草动,这个企业抗风险的能力非常弱。
民营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就业的贡献超过80%,对新增就业贡献超过90%。这样态势下,个体量很小,但是数量多。疫情来了以后,他们受到的影响非常大。贷款本身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是贷款的能力、获得资金的能力,从渠道上,从资金成本上,又不占优势。它获得贷款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
目前经济再往前走的困难点在什么地方?大家在研究中国经济态势的时候,也要关注到这些点有没有本质上的改善。中国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如果在以后几个月甚至几年里面,还是处于这种状态,中国经济再往前发展的潜力就会受到巨大的阻碍。要观测到民营经济或者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融资手段是不是得到了改善,比如说它融资的成本就比别人高很多,贷款上浮30%以上的形式基本都是在民营企业发生。
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来看,它借钱的成本就非常高,15%到20%。尽管从16年一直处于下降的阶段,但是最低也就是15%。真正能借到3%、7%成本的贷款的钱,对于民营企业或者中小企业来讲,其实是很困难的。这方面我们要下大力气。
制度性的成本:这次疫情也反映出来我们很多的效率问题,各种环节收费程序比较复杂等等,这都是制度性的,我们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完善。
税费成本:各种费用和税加起来非常繁重。还本付息,因为都是借的高息的钱,成本压力很大。
人工成本: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的趋势,人工成本这几年增长都是非常快的。
如果股权融资在融资体系里面占的比重非常小,大家投资股市就是一个正确的趋势。我们相信随着市场不断的改革,我们机会越来越多。
经济不好最终会反映到实体经济里面,企业是不是真正的盈利?我们会发现,很多实体经济部门,包括通讯、电子、计算机等等,他们盈利水平并不高。反、而食品、饮料、建筑材料、钢铁等等,从投资收益率角度来讲,反而相对高一些。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几年,投资率在急剧下降的一个原因,就是投资热情不高。
中国经济目前来讲还是大量依赖于间接融资,真正需要的是我们不断发展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大。跟美国相比,我们GDP是12万亿美金,美国是接近20万亿,但是它的银行贷款余额比我们要低,支持经济总量,我们基本上靠贷款。它靠什么呢?靠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也分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它通过资本市场产生债券,资本市场产生的债券和银行债券不太一样在哪里?它有30年的债、长期债券,还有不同金融工程创新的一些债券,它的债券市场比我们的债券市场大很多,大好几倍。同样股票市场规模也比我们大好几倍,大5到6倍。我们GDP距离没有他们那么大,我们已经是它60%、70%的水平,但是它对资本市场的作用远远大于我们。随着我们经济体越来越大,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不远的将来很快就会赶上或者超过美国,我们的融资体系,我们对经济活动的金融服务方式如果不发生的话,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
重塑中国经济增长,还是有非常大的潜力,因为我们还是处于高增长的阶段。尽管我们经济体量已经变得非常大,人均GDP水平今年过了万亿美金。但是美国人均GDP接近7万亿,我们还处于小康,要真正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准。这次疫情也暴露出来,我们在高速公路、高铁、航空等很多基础设施,包括地铁的建设,现在发展非常快,但是我们城市化的程度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现在刚到小康,1万亿人均GDP,我们要到人均GDP2万美金,我们整个生活水准会提升非常大,会翻倍,但是跟美国、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我们对中国中长期的发展非常看好,因为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像欧洲、美国,现在在做减法,日本零增长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内需其实是非常大,即使GDP增长维持到4%、5%,我们在全世界,大的经济体里面也是增长最快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外国投资者,尤其是欧洲、日本,甚至包括美国,都非常看好中国市场,因为认识到我们有这样一个大的潜力,就是中国经济的增长。
我们要进行增长方式的改革、换轨道,或者用一种新的增长方式。十九大报告里面也提到,我们要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也需要不同方式的金融支持服务。未来内需消费升级,也是需要我们现代化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刚才提到,我们也很多的短板,这次疫情也更加充分的暴露了以前的一些短板,比如说医疗卫生体系、预警机制等等。当然我们花大力气解决很多的问题,但是这个代价是非常大的。如果平常在财政里面把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社会福利等软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让大家把信用体系建立起来,也是可以减少很多的成本。
随着中产阶级的扩大,财务需求的增加,跨期消费的增加,在美国人的资产分布中,为什么不存钱呢?他的钱都投到未来,放到养老金、医疗保险当中,转换成一种跨期投资教育等等。跨期消费是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的钱现在存起来,这些钱放在经济体里面增值。消费升级等金融需求,通过我们的企业、我们的机制转化成知识的成长,经济模式的转变,还有高质量科技创新等等,把民营企业的活力激发出来。把它的成本、渠道拓宽,资金成本降下来,这样真正把资本市场的作用发挥出来。假以时日,我们的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对我们目前经济态势的一个分享。
接下来我们近距离观察一下资本市场
我们国家的资本市场横向比,从规模上来讲并不大。10年的区间,上证指数和标普,我们指数涨跌幅度来看,基本上是负增长。从2010年到现在,同期美国市场翻了2.75倍,日本经济没有增长,但是企业是在挣钱的,它也翻了将近两倍。尽管我们市值水平没有增长,但是我们交易还是非常活跃的。也就是说,中国的股民、中国投资人喜欢炒作,不断的在炒,我们的交易量变动幅度非常大,进出速度很快。来回炒,没挣到钱,反而给金融机构做一些贡献。
我们从总市值来看,总体水平是不是提高了?也没有。全国A股数量在增加,但是总市值规模并没有增加很多。我们跟日本的差别不太大,美国上市公司数量并没有显著增加,但是它的市值水平增加幅度非常大。把它变成年化增长幅度来计算,从市值增长角度来讲,我们年化增长了9%,都低于美国和日本同期。但是A股市值涨跌幅度变化非常大。
节后,我们有这么一个态势。一开盘2月3号当天,我记得平均是7%,几个主要指数全是。相对来讲,这次反弹速度非常快,而且是节后2月3号恢复以来,我们的涨幅尽管有波动,但是基本上一两个礼拜是向上态势,到了23号突然回调。即使回调了,也比我们开盘的时候有所增长。几个主要指数,创业板已经增加了15%,中小板12%,深证12%,上证4%多,不到5%。从成交金额来讲,成交金额都是显著的放量。
这次表现抢眼的就是创业板和中小股票。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再做进一步的探讨。
我们把这个表现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去年12月8号到春节前1月19号这个阶段,大家预期还是非常好的,疫情出现之前,我们发现普遍的,几乎全行业的都是在涨。这里面显著的就是像传媒、计算机、有色金属、电子、汽车、建材等等。这些景气都非常好,涨的幅度大,全行业基本上都是这个阶段。从交易量情况下,大家都在关注电子、计算机等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像券商这样的企业,医药卫生、医药生物、传媒、化工等,这些都是交易非常活跃的一些行业。
第二个阶段,到了1月20号,放假前,这也是国际市场引起的,突然一转身,所有行业只有电子和医药还是正的,其他基本上全是负的。节前已经开始下降了,疫情出现,意识到这个严重性。首先受冲击的就是休闲服务、商贸,下降幅度非常大,在节前就已经发生。但是电子、计算机行业、医药卫生成交量来讲还是居首,跌幅不大,反而有所增长。
第三个阶段,假期以后,2月3号,当时假期延长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情绪就积累了。其实在同期,国际市场也在不断的波动。一开盘,大幅度的跌是预期到了,大家都很紧张,但是这个就维持了一天。在这个期间,尽管我们股市总体一直在往上走,其实在行业分布来讲是非常分化的。有一半的行业是涨的,有一半的行业是跌的。涨的领域或者行业包括通讯、计算机,农林牧副渔,农业也是大家很看好的,还有建材、电子都涨的很多。像交通、运输,非银金融机构,商业、家用电器、公共服务、公共事业等影响非常大,市场非常分化。
大家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疫情已经影响这么大,为什么股市那么好?这一两个礼拜,天天有人问这个情况。我给大家讲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因为股市反映的是投资者的预期,大家使劲买,价格使劲往上抬,这反映第一中国股民非常自信,第二他对未来预期非常看好,而且是比较一致。我们创业板到2月中旬已经到了100%的估值水平,我们从16年开始到现在,它已经是最高位的一个水平,当然上个礼拜一下跌了30%,已经从最高点达到了70%的分位水平。
创业板一直比主板贵,这也正常,因为科技创新未来的成长潜力大。目前这个阶段来看,我们沪深300现在价位的水平也就是3.3%的分位,它只是反映了过去从16年到现在,23%的一个估值水平。从最高点的水平来判断是这么一个水平,并不是很高,意思是说就要看它未来的潜力会有多大,就是盈利能力有多大。
我们聚焦一下科创板,因为现在创业板也要改注册制,大家也非常关注。科创板已经运营半年多了。
一是上个礼拜,24号科创板是100%估值,28号是80%,一个礼拜就跌去了20%。创业板跌的幅度更高,为什么估值高的板块或者企业更容易受到扰动?它很高,一旦出现预期发生变化,一下就跌下来,跌下来的幅度非常大,反弹的幅度也非常大,从估值水平来讲,他们已经很高了,这是相对估值。绝对估值,科创板24号是平均90倍的市盈率,今天还有80倍的市盈率。底下是创业板,创业板即使跌到现在,也有50倍的市盈率水平。这个东西加入跟纳斯达克比,跟标准普尔比,跟恒生的科技板比,他们在这个期间没有这么大幅度的变化。这个不要紧,关键是它价位的水平、估值水平,我们创业板、科创板明显比纳斯达克要高一到二倍,科创板就更高了。
我们下一个问题问什么呢?这些企业到底未来的增长有没有这个能力来支撑这么一个价位水平。
我们去年做过一些分析,纳斯达克的科技企业盈利水平、盈利能力是可以支撑它的价位水平。它二三十倍市盈率,增长率有20%、30%,是完全可以支撑这个盈利水平。现在恰恰是什么呢?你可以抱有很好的预期,但是不要忘记,五六十倍、九十倍的市盈率,后面对应的是你未来的利润增长能力要达到50到60,能不能做到?你要密切关注自己创始人是怎么看这个问题,如果他自己不断减持,你就要小心了。在这样一个价位水平底下,他自己都没有信心,你作为股民,你比干这个活儿的人还有信心,对他自己的企业,这就有点过分了。我们在研判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是不是有发展的时候,这样一些估值的判断是大家必须要掌握的。
从短期来看,创业板和科技100的指数,它的增幅比我们上证综指、沪深300明显的大很多,累计挣钱能力,这几个月从某种程度上,虽然大幅度回调也是正常的,即使回调现在这个点位,也是属于比较高的点位。这里面要分解一下,因为我们国家退市制度还不健全,跟纳斯达克不一样,它的淘汰机制非常好。它在市场上的企业平均水平都很高。我们有很多是不挣钱的,甚至是僵尸企业。这些企业剔除掉之后,我们创业板估值水平没有那么高,但挣钱的那些企业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