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之势

中国资本市场50人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咖直播 > 宏观之势

新冠疫情后,中国经济如何发展?

发布时间:08月10日

大咖直播.png

今天我跟大家共同分享一下“新冠疫情后,中国经济如何发展”的有关问题。

我认为美国经济、欧洲经济以及金砖国家的经济都会在疫情之后很快恢复上来,回到原来的轨迹上去。但中国的经济恢复困难可能就要大一点。



以下内容节选自直播实录:

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五部分

1、客观研判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的管理

3、老基建与新基建的问题

4、重视发展实体经济,管制好虚拟经济

5、关于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问题


客观研判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新冠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虽然看起来是很大,但是我们不能按照分析一般经济危机的思维、逻辑去判断它。它的影响是经济运行体系之外的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就相当于台风对于生态、街景的影响,看起来很大,但生态生长的规律并没有改变。所以台风过后,经过整修,半年就恢复原样了。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也是这样,它过去了,就会慢慢的恢复到原来发展的道路上去,并不是经济本身出了问题。


1929年的经济危机是经济内部出了问题,收入分配极不公平,内需居民的消费非常不足。但是资本家为了赚钱,企业不断的扩大,资本市场也显示高度泡沫。在这个情况之下,股市一下暴跌,整个经济就没有办法支撑。所以时间比较长,影响比较大。


而新冠的影响是外在的,外在因素一旦完结了,经济就按照原来的态势、原来的轨迹继续发展。这是在这样一个基点之下,我对于世界经济,对于中国经济,都还是比较乐观,尤其是对于世界经济,我认为它复苏的速度可能比中国更快一些。


我认为世界经济、美国经济、欧洲经济以及金砖国家的经济都会在疫情之后很快恢复上来,回到原来的轨迹上去。


中国的经济可能困难要大一点,主要是两个问题:


第一,这些年的经济一直处在下行轨道上,而且似乎一年比一年下行的压力大。疫情之前,去年下半年就有许多人对于今年经济发展趋势是比较担心了。因为我们经济当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恢复,没有解决。存在什么问题呢?比方说收入分配结构失衡,GDP当中最终消费率不断下降,资本形成率不断提高。2010年,最终消费率下降到50%左右,而正常应该是65%,像美国经常保持的是70%。


我们比世界的平均水平低了15个百分点,比美国低了20个百分点,因此消费严重不足,内需严重不足。过去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失灵了,一味的靠投资,投资边际效率不断降低,投资加大,“铁公机”搞的再多,对于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经济当中的老问题没有解决。


第二,这次疫情出现了一种不好的趋势,这个趋势就是以特朗普为首的,美国为首的“逆中国化”。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国际问题,他们有意排斥中国,比方说前不久各国的主要主权货币互换。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体总体世界第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工作也做了很多,但是在这个互换当中,9个央行行长就没有中国的央行。各种互换的主权货币名单上也没有中国人民币。这是一个明显对中国的排斥。


在贸易方面,我们跟美国发生摩擦,美国又搞区域性的,地缘性的贸易小团体。其中比较大的一个是所谓跨太平洋国家组织的贸易集团,叫TPP。后来又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这个话题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这个团体把太平洋区域的一个重要成员国—中国排斥在外。


美国排斥中国,“去中国化”对于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无疑是有影响的。我们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从这些基本情况来看,我认为中国经济在疫情之后的恢复期可能长一点,困难大一点。产业链、供应链市场就世界而言,中国的困难会面临更多一些。


关于复工复产,复工都还是比较积极的,复产呢?现在这个问题的困难还是比较多的,原因就是供应链断裂了。原来供货的一些东西、一些国家、一些企业,他们现在还在疫情当中,所以它也供不了货,疫情之后恐怕也要打乱,因为他们整体上“逆中国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的管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是很赞成的,我们确实需要进行这方面的改革。因为我们的创新不够,导致我们生产力水平不高,也就是说我们的生产力不先进,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受到影响。我们的加工产业过去主要是低端产业,我认为低端产业有一些盲目的发展,所以有的行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卖不出去,库存很多。


生产产品的质量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科学水平、科技水平的限制,导致质量不高。不仅说是在世界上不算高,中国自己也认为产品质量不高,不放心。可以看出,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也有问题。这些情况都是由于创新不够,也就是说供给侧结构性有问题。


这个时候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非常重要。这个改革的实质就是要进一步市场化,用市场的力量使供给侧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科技进步、管理等要素促进优化。这些优化靠行政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必须靠市场的力量。


所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候,第一重要的就是让市场起更大的作用,第二重要的就是创新,必须让市场主体都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只有创新就会获得更多的市场,只有创新,我的生产、我的企业就会有发展前途。创新应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


全要素生产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终极目标。如果我投入的要素增长的比例、增长的速度,没有产出增长的速度大,那个高出的一部分应该就是由于科技力量形成的生产结果。这个就必须依靠创新,才能把全要素生产力提高。我们现在全要素生产力很低,低到什么程度呢?我看到有一个专家做了测算,中国的全要素生产力只相当于美国的43%,一半都不到。


从这些方面,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非常适时的,也是非常正确的。只不过一些媒体、一些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进行深入、全面的解释。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给企业降税。给企业降税的目的是让企业减轻负担,发展的更好。


按照供给学派的观点,供给可以创造需求。因为企业轻松、企业发展的好,我们的就业就比较充分。就业充分,居民的收入就会增加的比较快,也就是说它会改变我们GDP的分配比例,就是我前面说的最终消费比较低。最终消费比较低就是居民收入增加不快。


多少年来,居民收入增长没有GDP增长快。那就是说,没有把生产的成果按照客观的规律回报给劳动者,劳动者所得到的实惠不够。更多的钱是放在基本建设方面,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城市地铁、房子,把很多的财富沉淀在钢筋水泥土之中。


这些看起来对于社会作用不小,我们坐高铁出行,开汽车到高速公路,乘飞机到偏远的地方都方便了很多。但是这个东西要尊重经济规律,不能超越经济发展水平太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应该快于或者提前一点,要基本上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样才能够使经济发展比较协调。


在这个方面,供给侧改革还要坚持,这是必须的。供给侧改革要在许多方面加强,比方说促进市场化。对于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政府不要管得太多,对于民营企业要放松,让企业家自己的方式观察市场,决定自己如何发展。降税也要继续坚持,因为通过疫情,许多企业都面临困难,资金不足,成本太高,融资很困难,这些问题必须解决。


现在我为什么要提需求侧的管理呢?我们的宏观调控对于政府来讲,无非是从供给侧想办法,从需求侧想办法。那么究竟哪一边要抓紧一点,要突出一点,就要看经济当中的具体矛盾、主要矛盾是什么。


所谓三驾马车拉不动、失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居民消费。居民消费上不去,你就没有购买力,你就不可能把经济拉动的很好。所以说这个问题长期没有解决,我们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需求侧的管理也要加强。怎么加强呢?就是要稳就业、保就业,而且要不断想办法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我们一定要把眼光放在80%以上的低收入群众身上。


现在许多人一讲调节收入分配,想的是自己,想的是高收入的人。比方说去年讨论个人所得税的问题,究竟这个起征点定在哪里,有人提的吓人,万元以上。中国万元以上月收入的究竟有多少人呢?中国平均收入可能每个月3000块钱以上的人都不是很多,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月收入可能在3000元以下。


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制订政策,发表议论的时候,首先想到怎么让这80%的人收入能增加,同时,要想办法壮大中产阶层。中产阶层现在估计有3亿人,年收入就是3万到5万的标准。我觉得这个队伍还是不壮大,要有一半以上这样中等收入的阶层,那么我们的经济活力就会很大。再让50%以下的不是中产阶级的人,让他们能够比较充分的就业,就业以后的收入水平尽量往高拉一点,那么的经济就会有活力。所以说需求侧的管理核心在怎么提高居民的收入,怎么样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现在居民收入差距,按基尼系数来衡量,我们的不公平、不合理是排在世界前几位的。世行公布的数字,我们的基尼系数比印度高,比美国高,比俄罗斯高,这是说不过去的。所以说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使收入分配尽可能比较公平,不要差距太大。从经济学上来讲,有一个规律,就是居民收入分配越平均增长的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就越大。如果居民收入差距很大,就像我们现在的情况,看起来居民收入增加了,但是用于消费的比例很小。


差距越大、越不公平的情况下,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就越小,这是一个经济规律。这个规律很好解释,因为按平均数据看,高收入者增加的收入再多,不会增加消费。只有给想消费、愿意消费,但是又没有能力消费的人增加收入,那么我们就可以拉动消费,就可以使经济活跃起来。所以不要只是强调一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的管理同样重要,应该同时抓好。


老基建与新基建的问题


新冠发生之前,我提出要适当压缩基本建设的规模。一年生产的财富是一个定数,不能都分配到基本建设上去,应该更多的倾向于其他继续要发展的产业,更多的倾向于居民收入。不要老是在基本建设,道路、通讯方面走在前面,这样走是不合理的,这不是一个管理经济的办法。所以旧基建应该压缩规模,慢慢来,当我们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一点的时候,我们再发展不迟。


前一些时候又炒了一个新概念叫“新基建”。其中有些内容,我是赞成的。


首先,人工智能。不要以为我们的人工智能在世界上很先进,我们人工智能在高端方面同样是落后的。人工智能要赶上去,芯片这个关必须要突破。我们的高端芯片现在受制于人,这个现象不能让它持续太久,要花更多的钱、下更大的力,把这些制约我们发展的高新技术搞上去。


第二,电网改革。如果我们旧的电网确实很落后,要改革,要升级,我也是赞成的。因为电的问题对于中国的生活影响很大,对于生产影响很大。它既是生产的基本动力,也是人们生活不可稀缺的要素。如果输电的网络比较落后,在输电过程中,对于电的无谓的损耗也会很大。如果电网改革可以使电输送的更安全、更快、更省,那么这部分的投入也是值得的。


第三,工业互联网。万物互联,每一个物首先要数字化,首先要能够跟工业网连上去。其次是这个万物大多数必须智能化。因为连上去的万物,其中一部分就是作为工业生产过程的各种物件。将来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各种各样的工序都要由机器人来代替自然人,这是必然的趋势,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的趋势。所以我们要充分的考虑工业互联网究竟要做哪些事儿?


第四,大数据、云计算。我想讲的是不要炒空概念,要拿出具体的方案。我今天要做什么,我做出来,它能解决什么。当你能解决什么的时候,财政给予扶持,我觉得这样才是真正鼓励创新,鼓励发展的管理办法。一句话就是所谓“新基建”当中的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这些东西要想清楚,要支持它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


第六,再一个所谓的“新基建”问题就是5G。这个5G的基桩建设基本上100米一个,成本很高,少则30万,多则上百万。全国的基桩粗略算一下可能是万亿以上。这个要不要搞呢?当然要搞。但是要不要马上高速度的全面覆盖商业化这么搞呢?这个值得考虑。


5G通信技术,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是不是很急需呢?这个问题要想清楚。我们应该在工业生产现代化和各个方面现代化方面多考虑。所以我们要考虑它的需求问题,它是不是很急需。再就是还要考虑5G技术是发展的,有的国家现在做6G、7G,就想绕开5G这个技术。我们也在搞量子通信,它在数据传播传递速度和时延方面,一定也不会比5G落后。而且它的保密性方面、安全性方面,别的还没有办法代替。这也给我们提示了通信技术不是说现在的5G就到顶了,还有发展空间。


工业互联网要向前发展,计算机是一个大问题。现在最有希望的像美国一些发达国家,也有了一个端倪,那就是量子计算机。它的速度之快,不仅是万万物,连亿亿物相连都可以解决。如果我们现在弄一个万物互联的网,现在的设备能不能匹配都需要解决。


重视发展实体经济,管制好虚拟经济


这些年来,我们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做实体经济的人很辛苦,回报率不是很高。许多人重视虚拟经济,我觉得虚拟经济从现在来看,也包括所谓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古玩、字画、电商等。在这一方面,我们管理不到位,影响到金融秩序的比比皆是。这些年做了一些清理,应该说很有成绩,但是这些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比方说房地产泡沫是公认的,但是一旦要刺激经济发展的时候,一些人首选的就是房地产。


中国的经济这几年比较困难,大家担心它断崖式的下落,担心经济危机,我说一般情况下中国有这个能力让自己的经济比较平稳的向前发展。但是这些虚拟经济、投机的东西就难说了,所以如果中国要引爆金融危机,首当其冲的就是房地产。


高层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把问题看得深透之后,提出的很切合实际的一个观念。让资金真正落实到实体经济上去,而不是在投机性的一些行业里面倒来倒去。


世界三大数字经济思想家之一的吉尔德说,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货币丑闻。他具体说明每24小时,全世界有5.1万亿美元在这个领域里面交换。5.1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是每24小时全世界创造的GDP24倍。货币主要是为生产服务的,是生产的润滑剂,一般应该是小于GDP。因为货币流动还有个速度,速度越快,需要的货币量就小。5.1万亿又是每天物质商品和服务交换,也就是货物的交换需要货币进行交换的,是这个交换总量的75倍。这就是说货币在投机。


货币投机与我们的虚拟经济分不开。比如说前一阵,出现的所谓期货石油负价格。怎么形成的?不就是投机形成的吗?所以他认为当前世界经济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货币投机问题。


要管制好虚拟经济,管制好投机性的问题,要让更多的钱进入实体经济,要让做实体经济的人感觉到轻松,感觉到值,能赚钱。这样我们的经济才有希望。广东省的佛山市在一季度GDP正增长,他们重视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抓得好。甚至很骄傲的说,世界上只要有家庭,就有我们的产品。


 关于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问题


财政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新冠之后采取的办法也是货币财政政策。为了救市,美联储提出了把息降到接近零,而且事先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概达到2万多亿元,是美国年GDP10%左右,而且提出不封顶。


我解释它的量化宽松实际上是渐进的宽松。我先按照我的计算宽松一半,效果怎么样,行不行?如果效果好了,下半部分就搞了,如果不好,下面接着来。这种渐进的办法是比较科学的,也是管理技术。所以美国人总是说,模型也好,管理也好,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美联储包括美国的议会智囊,他们是按照这样的办法来做的,把管理、数字放在哪一步,措施采取到什么程度,既把它作为科学深入的研究,又在掌握上把它作为一门艺术来掌握。


对于货币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要更加积极有为”。怎么积极呢?数字再打大一点。怎么有为呢?你用的好一点。赤字增加钱了,这个钱怎么用,是不是用在点子上?只要用的对,这个赤字才值得。有人说今年财政赤字可能要由去年的2.8%扩大到3.5%,我觉得3.5%也可以,就是再增加1万多亿人民币。


财政政策更要积极有为,怎么“有为”学问很多。我比较主张直补,一是有发展前途,产品有市场,现在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直接进行补助,多花一点钱都可以;二是已经失业,暂时找不到工作,家庭生活困难的这些职工,应该进行直补。


有一个网站找我说发消费券好不好?我说我原则上不赞成,为什么不赞成呢?根据前一些年所谓发消费券的情况来看,作用不大。有的消费券是指定了商品,你只能买什么,有的是指定了商店,你只能在那个商店买。那个商店的货物好,贵不贵不是你考虑的问题,你只能在这里买。不管那个指定的商品,你需不需要,质量好不好,既然发了这张消费券,就只能在这里买。我觉得消费券在我们这个体制之下,利少弊多,我不大赞成。我比较主张直补,可能有效一点。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

联系我们

资本市场50人论坛

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

邮箱:contact@fushengjinke.com

电话:010-8302 0278

COPYRIGHT © 五十人资本市场论坛(深圳)有限公司 www.cm50.org.cn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0721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