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之势

中国资本市场50人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咖直播 > 宏观之势

农业部原副部长:为什么说“农村农业农民”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发布时间:08月06日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今年“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抓好“三农”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做出重要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今年“两会”精神,在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扎实做好全年“三农”工作,切实发挥和强化“三农”压舱石作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意义十分重大。


以下内容节选自直播实录:

本文内容围绕五个问题展开:

1、立足发展全局,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

2、抓住重点任务,有力有效发挥和强化“三农”压舱石作用

3、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有力保障“三农”压舱石发挥作用

4、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三农”压舱石作用

5、稳农保供是强化“三农”压舱石的重中之重


第一个问题:立足发展全局,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


总书记指出:“重农固本,是民生之基”。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和强化“三农”压舱石作用,具有特殊重要性。这是由2020年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决定的。


2020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一年,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三农”工作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经济下行的压力,面对深入推进乡村战略实施,面对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面对确保民生需要和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全面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不断强化“三农”压舱石功能,尤为重要。


正如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因此,要持续加力,搞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在提高“三农”工作成效上下功夫,不断发挥和强化“三农”压舱石作用。


一是发挥和强化“三农”压舱石作用,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需要。最近,总书记强调,“要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集中力量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多措并举巩固成果,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目前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必须攻克。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冲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做到脱贫时间节点不变、标准不变、目标任务不变。做好“三农”工作,发挥压舱石作用,是夺取脱贫攻坚全胜的基础。


二是发挥和强化“三农”压舱石作用,是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需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应该看到,当前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最大的发展短板,仍然在农业和农村。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加快农业农村发展,补上农村小康短板,是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任务的关键。


三是发挥和强化“三农”压舱石作用,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中央提出新的发展理念,要实现经济发展动力、效率、质量变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稳住农业基本盘,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1.png


四是发挥和强化“三农”压舱石作用,是确保人们生活消费需求的需要。农业是民生的基础和保障。我国既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消费大国。我们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的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是稳粮保供,满足人们生活消费需求,实现“六稳”“六保”任务的坚实保障。


五是发挥和强化“三农”压舱石作用,是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需要。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始终面临国内外竞争与挑战,面临着自然、市场、疫病等多种自然风险。当前,要健全搞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对冲疫情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影响,促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复工复产,把“三农”压舱石做大做强,提高风险预判和管控能力,是促进应对多种风险与挑战的有力武器。

2.png


切实发挥和强化“三农”压舱石作用,最为重要的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做好今年“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并贯穿“三农”工作始终,贯穿农业农村发展、合力攻坚补短板的全过程。要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地位,农业农村发展放在优先位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上台阶、提成效、强支撑。要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两大重点任务,笃功务实,集中力量,志在必得,务求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确保实现2020年“三农”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个问题:抓住重点任务,有力有效发挥和强化“三农”压舱石作用


切实发挥和强化“三农”压舱石作用,必须千方百计抓好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只有抓住抓好重点任务,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三农”工作的新要求,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坚实、有力、有效的支撑,才能充分发挥“稳住基本面、支撑经济社会全局”的压舱石作用。


一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集中力量完成剩余脱贫任务。既要巩固脱贫成果,又要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坚持现有扶持标准不降低,确保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开展消费扶贫,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同时,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走向富裕。


二是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切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和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


三是切实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粮食生产要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考核,各地今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要保持基本稳定。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确保今年底前生猪产能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保障猪肉供给。支持奶业、禽类、牛羊等生产,引导优化肉类消费结构。

3.png


四是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办好农村“双创”基地,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下乡。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整治力度,落实根治欠薪各项举措。


五是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动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坚持县、乡、村联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提高乡村治理效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完善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化渠道,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农村各类安全隐患。


第三个问题: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有力保障“三农”压舱石发挥作用


切实发挥和强化“三农”压舱石作用,必须认真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今年“两会”及国家各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政策取向明确的政策措施,应认真全面落实到农业、到农村、到农户。

4.png


一是全面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的政策措施。在普遍实现“两不愁”基础上,全面解决“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狠抓政策落实。继续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新增部分主要向“三区三州”倾斜,要保持脱贫政策总体稳定。


二是全面落实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扎实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和农村社会保障,以及改善乡村公共服务和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等有关政策措施。


三是全面落实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支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大力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富民乡村产业,稳定农民工就业等政策措施。

5.png


四是全面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政策措施。主要是不放松疫情防控,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复工复产、复市复业,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稳定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等政策措施。


五是全面落实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方面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推动人才下乡,强化科教支撑,深化农村重点改革,切实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这一系列政策是紧紧围绕今年“三农”工作的目标和重点任务而制定出台的,充分体现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紧贴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的需要,是稳定农业基本盘,发挥和强化“三农”压舱石作用的有力保证。


第四个问题: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三农”压舱石作用


要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质量兴农。越是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越是面对国际上的严峻挑战,越是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影响,越是面对“三农”的新形势新任务,越要坚持绿色发展,在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我国农业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不断地从质量上强化“三农”压舱石作用。


最近,中央针对新冠疫情影响和全球经济新变化,制定了出台了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和作出实施“新基建”部署,以及制定了出台了一系列对冲疫情影响、推进复工复产、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所有这些政策措施对有效应对新挑战新问题,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将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三农”工作中运用好、落实好、发挥好,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当前,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把“三农”压舱石做大做强,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动力。


一是按照国家实施“新基建”项目的政策,切实安排好农业农村“新基建”项目。把农业农村“新基建”作为农村强弱项、补短板、增强基础的重大举措,大力支持农业农村上好“新基建”项目。以5G、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技术支撑,加强农业农村新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农业、数字乡村、数字流通建设,提高农业乡村数字化水平,推进农业乡村两个现代化。


二是进一步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学习和推广浙江经验,扎实做好乡村生态环境整治,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山水田林湖草统筹治理的要求,建设生活环境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文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环境。开展乡村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行动,实施重要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

6.png


三是大力加强农业农村抗风险能力建设。新冠疫情启示我们,我国农业农村始终面临着多类风险和挑战。不仅面临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而且还面临着重大动植物疫病风险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目前,我国农业农村抵御多类风险能力还比较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技术支撑能力不强,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不高。因此,我国农业农村抗风险能力建设需求较大。应进一步加强抗御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防御重大动植物疫病风险技术装备,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设施和技术体系,这将有利于培育和释放新型消费需求,又有利于提高农业农村抗风险能力。


四是积极发展农村各类产业,特别要加快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新型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文旅、康养、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充分利用农业农村的文化、生态、环境优势,发展乡村文旅、康养、大健康产业,繁荣农村文化,开展农村旅游,提供康养、养老、大健康服务,满足乡村的新兴消费需求,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带动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五是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建立健全新型的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积极推进以县城建设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在有条件的区域培育一批示范性的精品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发挥特色小镇对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的载体作用。同时,要加强农字号小镇,商贸型小镇和产业强镇建设。应抓好五个融合:


(1)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乡村现代化融合。这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要解决以往“两化”脱节问题,要在规划制定上统筹合一,在资源配置上融合优化,在工作安排上有机结合。


(2)促进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这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特别要推动城市产业向农村转移辐射,带动二、三产业发展,促进推动二、三产业进入现代农业。


(3)促进产业、城镇、乡村融合。这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载体。培育城镇产业,提高城市产业支撑乡、镇、村产业发展的能力,以产立镇立村,以村镇兴产,建立健全产镇村融合机制。


(4)促进“两个市场”融合。这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市场融合是城乡融合的桥梁,要融合国内外市场、城乡市场,提高利用城乡两个市场,国内外两个市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效率。


(5)促进城乡人力资源融合。这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以深化改革户籍制度和基本服务供给机制为路径,打破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不合理壁垒,促进城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城镇便捷落户。大力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推动城镇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


六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培育和创建农业和农村产业的新格局。要进一步优化和加强现代农业“五区、四园、一体”建设,加快形成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新基础新平台,即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农业示范园和科技创新园及田园综合体建设,形成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功能、新业态。

7.png


七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依靠科技创新做大做强“三农”压舱石,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制约。特别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大力发展农业农村“互联网+”、“智能+”。要加快育种技术、栽培技术、农机技术、加工技术、肥料技术等相关技术创新与应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走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发展之路。


第五个问题:稳农保供是强化“三农”压舱石的重中之重


面对国内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面对“十三五”时期转入“十四五”时期的新任务新要求,面对全球新冠疫情肺炎带来世界经济衰退、农业受到严重影响的新挑战,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大做强压舱石,至关重要。稳农保供,是做大做强压舱石的重中之重。


稳农强农是基础。是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农业农村发展优先,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增加“三农”投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提高农业保供能力。


一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重大成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达到一个较高的、稳定的阶段性水平。2019年,全国粮食生产达到13277亿斤,创下历史新高,连续五年登上1.3万亿斤台阶,连续八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是充裕的,国家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主要得益于五个“进一步”:进一步强化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理念,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方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性举措;进一步调整优化了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布局;进一步强化了粮食储备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了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总之,新的粮食安全战略方针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是还要看到,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还是粮食进口大国。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消费需求的持续增加,粮食安全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我国“人多地少”、“大国小农”、淡水稀缺的基本国情农情没有改变,尽管科技进步带来粮食单产提高,但由于人口增加、消费需求升级,我们必须要居安思危,牢记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要把饭碗端得更牢更稳,要使饭碗里装我国自产的粮食更多更优。要抓好“六个坚持”: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地位;坚持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坚持实行严格的耕地、淡水保护制度;坚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坚持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储备体系和预警体系;坚持合理利用粮食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特别是面对新冠疫情影响导致的国际粮食供求格局的新变化,要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二是要继续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生猪生产保供是做大做强“三农”压舱石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件大事。2019年上半年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和猪肉供给出现一些波动,为了恢复生猪生产和保证猪肉供给,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稳产、稳价、保供的政策,有力推动了生猪生产逐步恢复。一季度末,生猪存栏32120万头,比上年四季度末增长3.5%,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3381万头,增长9.8%。目前,生猪生产稳步恢复,猪肉供给明显改善。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批发市场猪肉价格已降至20元/斤以下,全国生猪和猪肉价格已连续13周回落,较最高时期价格下降了23%,每斤大约下降6元钱。但是,生猪生产恢复的任务依然繁重,还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仍然要坚持不懈,加大力度,加快恢复。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恢复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要抓好疫情防控,特别要加大非洲猪瘟防控力度,加快疫苗研发进程。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要推进生猪生产转型升级,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大对中小散养户的社会化服务。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措施,确保2020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


三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改革是推动“三农”工作,做大做强压舱石的根本动力。2020年是农村改革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年份。要进一步落实中央部署的农村各项改革任务,以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以改革促进稳农保供。

8.png


(1)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要求,进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研究制定延包的具体办法。


(2)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抓紧制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落地见效。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3)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农业和农村产业及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的金融机构,适度扩大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坚持县域法人地位。鼓励商业银行发行“三农”、小微企业等专项金融债券。落实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享受现行小微企业相关贷款税收减免政策。合理设置农业贷款期限,使其与农业生产周期相匹配。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作用,做大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担保业务,推动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和土地经营权依法合规抵押融资。稳妥扩大农村普惠金融政策试点,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银保担”风险共担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出更多普惠金融产品。深化农业保险改革,抓好保费补贴政策落实,搞好保险机构理赔。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推进成本保险向指数保险转变。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再保险、巨灾保险体系,提高农业风险管理和保险保障水平。


(4)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完成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有序搞好集体成员身份确认、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股份合作制改革,认真做好集体经济组织等级赋码工作。探索研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完善拓展集体经济功能,发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

联系我们

资本市场50人论坛

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

邮箱:contact@fushengjinke.com

电话:010-8302 0278

COPYRIGHT © 五十人资本市场论坛(深圳)有限公司 www.cm50.org.cn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0721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