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broadcast of celebrities

大咖直播

中国资本市场50人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咖直播

中科院大学吕本富:中国数字经济上下半场与“新七态”

发布时间:09月16日

吕本富.webp_副本.jpg

吕本富 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经济和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复工复产阶段,疫情期间发展出来的七个新业态可能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数字化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商务服务、网络教育、网络医疗、智能应急供应链、智能通关服务、网红带货业。哪一个业态能够成为新动能的主力?或者能够在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一个新动能的作用?需要政府宏观部门的判断给予策略性的扶持。



以下内容节选自直播实录:

本文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

1、传播的动力学模型

2、数字经济的上下半场

3、详解“新七态”

4、政策之“锚”

、传播的动力学模型


先从基本模型出发。新冠病毒的传染有一个基本的变量,我们叫R0,也叫基本传染系数。就是指一个人在没有防疫的情况下,一个染病或者一个感染源平均能传几个人?根据各种文献的计算,新冠病毒R0估计为5.38,也就是一个感染者平均要传递5.38个人,所以传染力很强,当年的SARS也不过就是3.0。


在不加干涉的情况下,让病毒自然传播,如果有三个病源,很有可能在三个月之内就把当地人口的50%都感染。那么能不能让R0从5.38下降到1呢?今天是10个人,明天也是10个人,传播的规模不变。


根据这个动力学模型计算,如果要下降到1,社会的流动性要降低66%。但实际上我们采取强力的措施,使社会流动性降低了82%。剩下18%是居家隔离的情况下和邻居见个面,和家里人见个面等再也没法降低的情况。


82%的流动性意味着整个社会、街面上基本见不到车了。有了这个力度以后,R0就降为0.5,1个人只传0.5个人,今天是10个,明天是5个,后天是2.5个,逐渐收敛。所以我们现在做到各种病毒的清零,就是这种强力降低流动性的结果。


其他国家能不能采取这个套路呢?那就看他有没有这个力度,如果降不到1,只有采取其他的办法了。像新加坡,把上下流行链搞得特别清楚的情况叫精准管控。如果再没有这个措施,那可能就是爆发。


、数字经济的上下半场


中国抗疫的上半场,可以用一句流行的歌词“留一半清醒留一半睡”。数字经济就是那清醒的一半,表现的可圈可点,留一半睡,就是大家在家里要休息了。现在到了复工复产阶段,下半场的数字经济可能也要发挥作用,引用一句歌词叫“摆脱各种忧伤,潇洒走一回”。数字经济就要打破各种孤岛,赋能为“新基建”的主力,需要潇洒走一回了。所以说疫情的上下半场带来了中国数字经济的上下半场。


上半场






上半场,得益于疫情期间的封闭,数据显示多项数字化的渗透率是直线上升的。比如说各种各样的APP普及,短视频直播,各种各样的支付工具,甚至社交工具等都在直线上升。我跟阿里研究院探讨的内部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生鲜电商消费率上升300%。


短视频、直播以及各种各样的电商平台,在封闭期间缓解了人们的紧张情绪,所以使中国人可以做到“急而不躁”,我觉得这可能是中国抗疫成功的一个秘密武器。国际上可能就没有这个秘密武器,因为它的数字化生活、短视频直播渗透率远不如我国。


这里面强调两点。


第一,数字化的本地生活很发达。在限流的情况下,大家没有接触,但生活必需品甚至社会交往总归是需要的,所以这是数字经济责无旁贷的。本地生活掀起了一场从传统流量运营到新型数字化运营的革命,从排队到支付,从配送到点评,实现了全部数字化运营。有一个词叫“万物皆可送”,很多社区都建了物流接驳站,这是一个必要的设施,如果进行智能化的提升,也许它就是一个大产业。


第二,数字化的商业连接也很发达。疫情期间,有些工是不能停的,一旦停了,这个供应链断了,商务联系丢了,可能生意就没法做了。这时候远程办公就成了亮点。百度提供的一个数据,从2020年2月份以来,远程办公的需求环比增长了625%,就是指网友搜索远程办公的相关内容环比(连续)增长625%。


围绕着企业的商务需求,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可以提供会议、论坛,甚至可以签约,同样有法律效率。现在网络上商务化的连接呈爆发式增长,中国的A股市场上凡是数字化商务服务公司的股票都暴涨。疫情期间,商务的交流核心是网络会议系统。


下半场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下半场,大家都在考虑复工复产,怎么促进经济的发展?到了下半场,在封闭期间的那些应用,活跃的APP带来的用户习惯会不会一直保留?能否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业态,或者说是数字经济的新趋势。


我个人分析,有七个新业态,我们称为“新七剑”。一是数字化生活服务,它主要以零售终端、小区等本地生活为核心的,在疫情之后,这个业态应该还是可以保留的。二是数字化商务服务,比如说以企业为核心的会议、签约、用工、金融,这些也被证明都是比较好的业态。


三是网络教育,疫情期间中小学不能上学,现在的K12等各种各样的教育蓬勃发展,所以网络教育会成为一个热点。四是网络医疗,它的起飞已经完成,关键是它后续发展的动能是不是充足。


除了这四个以外,疫情期间显过身手的智能应急供应链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应急物资、生鲜产品中间无仓储的业态,我们可以称为应急供应链,我认为会成为第五个新业态,它毕竟和传统电商是不一样的。


现在到哪里都有一个健康码,可以识别你是不是去过危险的地方。健康码在手机上就相当于过去的通关文牒一样,如果能使人和车全程识别,消除各种各样排队的现象,这种智能通关服务会成为一个大产业,会成为一个新业态。这是第六个,从智能码得到的启发。


还有一个叫网红带货业。网红通过P2P的人际沟通、通过短视频或者泛娱乐,起到了一个塑造品牌、带货销售或者助力三农的作用。这个网络带货业可能是对电商的一次新兴的革命。这算在一起就是七个新业态了。


、详解“新七态”


在线教育


疫情期间,日均搜索教育相关的信息超过3.5亿人次。近30天(以直播当日为准),通过百度浏览教育相关信息的日均超过3.5亿次,同比增长86%。而知识类的视频日均播放达1.5亿,教育类的智能小程序用户,环比上涨30%。疫情确实把网上教育给推到风口上了,在疫情以后能不能保留?我们觉得中小学通过网络获得知识的这个业态可以保留。建议至少20%的课程就放在网上,既省了家长接孩子,也没有交通成本,其实是利国利民的,这样网络教育产业就可以非常发达。


 网络医疗



人们的医疗需求在疫情期间被迫转到线上。因为疫情期间也没法上医院,因此通过在线平台的使用,反而养成了用户的习惯。


在线医疗平台第一个重要的作用,就叫智能咨询。疫情期间,相关的在线咨询需求大规模上升。绝大多数公众对疫情的问题其实都咨询的比较基础,也比较重复。事实上这样常见的问题,最合适回答就是通过智能交互技术,由人工智能来回答。


在线问诊。现在有个词叫超前站位,能不能把患者的问题通过在线的方式来解决,减少他在医院停留的时间,减少在医院聚集的时间。在线问诊的方式将会有巨大的社会效应,即使没有新冠疫情,这种新的方式也是有优越性的,所以避免传染和人群聚集其实就是我们说的最好的生活方式。


5G网络远程会诊。雷神山、火神山医院或者援鄂的医疗队经常和他原单位进行远程会诊,这种会诊要传递大量的图像,最好没有延时。我们知道5G的带宽比4G要快很多,但是5G也有两个问题,一是要求基站密度比较大,二是它比较耗能。


现在5G要普及,其实就是要找一个杀手级的应用。3G到4G为什么起来了,就是因为有微信,有社交网络,有短视频。谁是5G杀手级的重要应用?我们认为现在这种远程会诊就是一个杀手级的应用,关键的是怎么让各个医院能做好全国医疗资源平衡问题。比如像协和这些优质医院能不能和县级医院也进行远程会诊?当然5G远程会诊最好能有一个市场化的机制。


智能应急供应链



疫情期间,生产口罩等医疗物资的企业和武汉医院的对接,像这种生产单位和用户单位直接对接的模式就可以成为智能应急供应链。一个最大的特征,它在运作的过程中间是无仓储的,不同于传统的电商模式。比如说京东生产端直接到用户端的模式,我们觉得值得推广。疫情来的时候,我们称为战时,可以用于应急物资的调配,因为它中间也不需要再周转了,直接从生产到用户。


其实对于蔬菜、生鲜的供应链来说,如果这个供应链不畅,有30%的水果、蔬菜是烂在路上的。如果我们把这个供应链搞得很顺畅,那就节约了这些烂在路上的东西,它本身就创造价值了。智能应急供应链在战时用于应急物资,平时就可以用于生鲜产品。事实上这种生鲜产品的生产和保障供应及时充足,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疫情之后,如果我们直接能让这个智能供应链和快递物流密切结合,那么就可能成为乡村振兴、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的利器。为什么呢?农业有一个天然的问题叫“谷贱伤农”。今年比如说西红柿很好,明年农民全种西红柿了,所以明年的西红柿会下跌。农产品的波动是一个天然的问题,特别是中国小农经济。


这种智能供应链体系如果能建立起来,我认为就可以解决这种“谷贱伤农”的问题,至少让它供求大致平衡,这就是智能应急供应链的社会价值。当然这个核心是什么?核心就是数据的收集。怎么把千千万万的小农生产收集上来,同时有一个大数据的调度中心,能够和各种各样生鲜点以及社区店对接。从生产端到用户端,把其中的大数据收集起来,理论上应该不难。国家相关部门采取一定的政策,扶持这个新业态,从社会意义角度,还是从经济意义的角度,都是利国利民的。


智能通关服务



根据疫情期间的健康码推而广之,在国内车站之间换乘、高速公路收费、公共场所身份验证、甚至各个公园门票系统,如果我们都有类似于健康码这样的技术,就可以不需要大规模的排队,提高社会效率。手机里生成一个类似的通关码,只要你有某种信用,就可以完成这个通关。通关本身是万亿规模的产业,停车场、公园、公共场所、车站、码头等等,甚至小区验证,都有这样的通关码。过去可能是一个身份证,如果再加一个特殊的、表征你社会特征的某一个特殊性质,基本上实现了通关。


网红带货业



现在随着短视频的火爆,就催生了网络带货业,将电商产业升级到一个新的业态。所以现在的视频推广中,带货的达人群体异常丰富。短视频是一个革命,彻底把上网的门槛给降低了。我可能不一定会说话,或者文字不一定写的通顺,但是我做一点表情没有问题。短视频不就是人的身体语言吗?这个身体语言是全世界通用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商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风险性商品,我消费这个商品可能是存在风险的,最典型的就是奶粉。一类叫流行性商品,别人觉得这个好我也觉得这个好,口红就是一个典型。风险性商品和流行性商品对于不同的带货能力的人来说差异很大。


其中风险性商品是和信任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你会在年轻的妈妈群里打听靠谱的奶粉;比如说你们信任吕老师,我推荐某一本书,你们就会去买。


其中流行性商品就是和号召力联系在一起,比如说看篮球,我可能信姚明的。不同的产品,就催生了不同的达人,对于流行性商品,就有各种各样的流量小生。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李佳琦,所以李佳琦带货能力说是比马云还大。疫情期间,很多地方的县长成了网红,他主要是推销当地的特产。有了县长的推销,就相当于半个政府为这个产品背书,可能网民的信任度就会提升。随着短视频、社交网络以及泛娱乐的发达,网红带货业成为一个新的热点。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七个新业态。


四、政策之“锚”


在这些新业态中间,如果靠它自然发育,有的时候也不一定完全成熟,可能政府还需要有一些政策。有的可能是市场准入的问题,有的可能是规范的问题,有的可能只是把它引入公共服务的业态就行。


数字经济“新七剑”和现在如火如荼的“新基建”有什么关联?“新七剑”有七大项,其中四项就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但是仅有基础设施是不够的,所以它一定和一个杀手级的应用捆绑在一起,构成一个生态,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动能。


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选择“新基建”优先领域的时候,就需要兼顾逆周期调节及高质量发展。首先是兼顾逆周期,现在经济下行,我要把它托起来,就要投资,投资又不能是短期的,最好能够照顾到我们长时间高质量的发展。第一个就是结构性的问题,因此考虑到既是逆周期,同时又要长期的发展。我们“新基建”就要培育和发展具有通用目的的生态,我们简称为GPT,对产业的转型和经济的增长能起到倍增效应。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一鱼两吃,既解决经济结构发展中的短板,又能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叫倍增效应。这时候既需要抓住技术的前沿,也需要把握产业的基础能力。前沿在哪里?要找到产业链水平的关键技术,就是制约这个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哪里?技术前沿、基础能力、产业瓶颈三个要素放在一起。把我们刚才说的“新七剑”或者“新基建”,或者数字经济,能够和这三个要素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发展的重点。


一般来说结构性的问题,或者寻找一个高质量增长点,叫知难行易。我们人解决问题的时候其实有两类,一是知难行易,一是知易行难。结构性问题就属于知难行易。


与此同时,我们考虑“新基建”或者发育新业态的时候还有一个体制性的问题。体制性的问题和结构性的问题不一样,它是知易行难。往往是你知道问题所在,但是很难解决。一般来说体制性的变迁往往有这个问题,不管是新业态,“新基建”,或者新动能,有的时候短期内可以单兵突进,但是长期而言,如果没有系统性、清晰性的顶层设计会有长期的问题。


在宏观政策调控的时候,我们往往采取逆周期调控。比如说在疫情期间,大家投资都很谨慎,社会资本不知道投在哪儿好。政府为什么要做“新基建”呢?政府要用公共投入的水平拉动经济的增长,其实这就是一个逆周期的措施。


投资怎么投?怎么既能够解决逆周期,又能够解决高质量,这就很难了。经济周期的判断或者说对于调控措施的判断很不容易,既要把这些机理,结构性的问题、体制性的问题、周期性的问题分析清楚,同时又要对实际情况非常了解,要有实操经验。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

联系我们

资本市场50人论坛

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

邮箱:contact@fushengjinke.com

电话:010-8302 0278

COPYRIGHT © 五十人资本市场论坛(深圳)有限公司 www.cm50.org.cn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0721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