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活动

中国资本市场50人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动态 > 论坛活动

中国电子学会研究咨询中心主任李颋:数字化转型要先解决经济均衡问题

发布时间:12月20日

中国电子学会研究咨询中心主任李颋在参加由中国资本市场五十人论坛(智库)主办的新经济下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研讨会时表示,工业互联网这一概念已从过往的工具型地位,发展到现在战略型的地位,未来有更可能上升到国家战略。我们怎么认识工业互联网?除了是基础设施之外,也是过去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的扩大和升级,从内部到外部,从并行到串行的扩大和升级。这个升级最核心的问题是实现不确定性下降与复杂性上升的均衡。

李--颋2高.jpg 

以下根据现场实录整理:

 

中国电子学会既属于工信部直属事业单位,同时也受中国科协指导,是国内信息科技领域唯一一家5A级全国性社团。从12年开始,主要关注数字经济、机器人、人工智能,包括对区块链的一些早期研究。18年,学会在重庆发起成立了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并在会上联合各位专家发布了全球数字经济十大趋势,在整个工信系统引起很大的反响,一度作为各个场合的学习材料。19年智慧论坛上,我们和阿里云共同发布了各地区上云转型的报告,也是对各地上云指数做了统计。今年10月刚刚在河北结束的中国国际数字博览会上,我们发布了全球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及方向性研究报告,这也是我们很长时间关注的重点,就是对数字化转型模式和途径展开研究。


日常工作中,我们把遇到的政策研究和行业活动方面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归纳。谈到数字化转型,主要从对它的基本认知、显著趋势和关键问题这三方面进行归纳。


两大基本认知,一是现在都在谈全球正在面临或者正在发生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这个科技和产业革命怎么打开,怎么去理解,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相对更为快速、更为高效、更为低成本的数据计算处理存储体系正在建立,这也是这轮数字科技革命最为内核的东西;另一方面从物理世界向信息世界、虚拟世界做了延伸。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组建阿帕网和CPS就探索物理和信息世界的连接,真正从比特世界里面解决原子世界的理论问题,在虚拟里面重现一个物理世界,并且和物理世界产生互通,达成共识,这是近年来才可以做到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进一步的体现。二是我们在谈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趋势是日益清晰和坚定的,作为网络化、数字化的基础,这句话同样也需要打开,打开这句话的前提和关键是什么,到底什么是智能,智能从哪里来,智能又来做什么,我们回答这个问题,也需要做三方面的解释。

 

智能从哪儿来?智能从大量数据涌现和交互当中来,所以我们第一点判断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和增长动力的变革。产业智能可以做什么?智能首先引起的是整个生产体系全方位变革,包括生产主体、生产对象、生产工具、生产场所、生产方式等等引起全方位的变革。在变革之下,最重要的是引起了一种发展范式偏移。平时所说的范式,究竟什么是范式,其实是一种认识框架,认识框架包括发展观、价值观、方法论,以及我们对事务发展的机理和各方面所构成。在全面数字化情况之下,我们认识框架和发展范式,就是发展范式发生了偏移。

 

基于两大基本认知,我们对数字化转型趋势做了四个概括。

 

Ø 数字化转型从被动到主动,从片断到连续,从垂直到协同。从被动到主动,指是数字化本身从一个工具变成一种战略,从片断到连续,反映数据采集方式和产生方式,从片断式采集到整体式采集。从垂直到协同,反映的是数字化转型的途径,从单一到集成、协同的转变。

 

Ø 数字化转型出现了平台化、共享化的特征,平台化聚焦产业和企业层面,竞争和合作的方式更多是平台和平台之间体现,而不是产品和产品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甚至不再是产业和产业之间。这是相对中观和微观的。宏观层面,新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我们认为共享是未来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形态,虽然现在它体现的效益和方式不算成功,甚至出现了失败的反例。前一段时间有新闻说孙正义找不到下一个马云,沉迷于共享经济不可自拔,找不到好的商业模式和方法。这都是探索过程中必然出现的试错。真正的共享,新的经济形态是要解决一个经济层面的根本问题,怎么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在技术层面,就是有一种新的计算方式和体系实时匹配供需双方,公开的信用评价方法评价买卖双方,平台在线方式将整个全球用户和生产者连在一起,这才是一个新的共享经济形态构成的要素。基于这点,我们认为未来经济形态有可能向共享经济发展。

 

Ø 开放形成创新体系,它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开源化和组织方式去中心化,另一方面是创新门槛持续降低,创新边界迈出企业门槛,边界进行打破。结果就是形成了当前这样一个时代,既存在颠覆革命性创新,也存在小步快跑迭代渐进创新,这两个创新是并行的,这也是以往时代不同的特征。我们不是等着二三十年才有革命性的创新,在生活过程中,迭代和渐进创新屡见不鲜,这不违背革命性创新,两个是并行发展。基于这个态势,跨地域、多元化、多链条创新模式更多的涌现,就是众包、众创、众筹、众智等,这是对创新体系的判断。这几点判断从数字化转型的途径和经济形态,创新体系方面,其实都是从供给层的判断。

 

Ø 需求层面,用户的数字素养技能是要得到升级的,而且要求有意识,有继发性的培育和升级。我自己出生82年,使用触屏手机几乎没有什么学习成本,苹果手机出来的当天就能学会。对于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我父母而言,学习成本就很高了。对于爷爷奶奶而言,基本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只能用老人手机,智能手机是很难接受的新鲜事物。等我到了我的爷爷奶奶那个岁数的时候,智能手机不是障碍,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智能化产品,对于我的学习而言,也是一个障碍。自发的学习肯定有用,但是也需要政府层面进行有计划,有引导的培育。我们看到在英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地区,17年开始陆续提出对用户和消费者、个人数字素养提升的方案。这也是一种趋势。

 

在这个认知和趋势之下,我们想提出三个关键问题,这也是我们团队自己的判断,不一定非常准确,拿出来供各位探讨。数字化转型好不好?肯定是好的。为什么好?我们要克服什么,突破哪些迷局,摸清楚哪些障碍?

 

第一,不确定复杂性下降和复杂性上升必然带来的经济均衡问题。怎么解释呢?我们数字化转型最终的后果就是获得众多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得可能会使我们复杂性下降,跟天气预报一样,不能说信息越多,对天气的判断就越准,降低不确定性。但是处理信息的方式,处理信息的装置、人员,势必会带来复杂性上升。无人工厂的确没有工人,有提高,但是背后代表着无数工人下岗和工程师更高层面的、更大的付出,这种上升带来的是投入产出比的上升。任何数字化转型首先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经济均衡,不能解决经济性的数字化转型,就是空谈,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另外,工业互联网概念,已经从过往的工具型地位发展到现在的战略型地位,未来有可能上升到国家战略。我们怎么认识工业互联网?除了认为它是基础设施之外,也认为它是过去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的扩大和升级,从内部到外部,从并行到串行的扩大和升级。这个升级最核心的问题是解决不确定性下降与复杂性上升之间的均衡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第二,供给碎片化和协同全球化的问题,在制造业当中尤为明确。本身研发设计、经营管理、生产制造本来就是三条线,这三条线信息化在将近三四十年独立发展,形成比较独特的技术工艺方式、自己的组织架构,共同的一些组织模式。现在数字化模式并不是把生产线做的越来越大,除了本身的发展,包括云化,我们需要解决的就是技术供给相对条线化,组织架构模式垂直情况下,怎么解决数字化转型全球协同的问题。如果这个不解决,数字化转型也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

 

第三,前瞻性技术大量涌现和现实需求尚待挖掘的市场培育问题。很多名词如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不能算全新的名词,只是在最近的发展当中,他们从实验室走到市场,从理论研究走到应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知道它。但这有一个问题,我们很多产业,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有自己的产业逻辑。数十年发展当中,已经沉淀了自己相应业务特性和运作流程,我们能够设想大部分问题,其实在现有的体制之下,在现有的逻辑之下可以得到解决。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当我们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究竟只是应用了它概念本身,还是真正新兴技术有一些特性,可以解决但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发现,但是解决不了的问题。这点也是需要打破这样一个阻碍。这个涉及到一个关键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新兴技术带来的真需求和伪需求,其实伪需求是很多的,在人工智能应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下,很多功能其实并没有这样的刚需,也形不成自己的商业模式。但是肯定有一些痛点,需要去我们挖掘,需要用新的技术解决。以上是如何将新技术和现有需求紧密结合。

 

对于区块链,从朴素的层面而言,我们一开始应用跟踪它的前沿技术,但目前很难成为一种主流的技术应用。推进区块链的应用,可结合中央政策,稍微做一下自我延伸和提升。互联网的出现是源于开放,最终会走向封闭,它出现于竞争,最终会垄断、形成霸权。区块链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和目前所有互联网霸权,互联网治理模式进行对抗。这个层面才能真正成为颠覆性的、革命性的技术。如果上升不到这个层面,区块链担负不起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到各位专家对它赋予的重大使命。目前我们还是做好区块链的应用,做好人才培养,制订一些行业标准,同时为保障区块链应用当中产生的一些信息安全问题,做一些工作。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

联系我们

资本市场50人论坛

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

邮箱:contact@fushengjinke.com

电话:010-8302 0278

COPYRIGHT © 五十人资本市场论坛(深圳)有限公司 www.cm50.org.cn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072143号-1